第321部分 (第1/4页)

打顺手的时候真的是有如神助,俄国人估计是实在被追急了,一百五十米开外一个俄国指挥官正在指挥队伍想布置一个机枪阵地阻挡一下中国人的追击,孙传芳借着月光朦胧的看清楚了俄国人的动作。他甚至没去瞄准,抬起枪口冲那里啪的一枪打了过去,那个俄国指挥官应声倒地!

一百五十米啊,还是晚上!从前这个情况你就是让他瞄半天他都不一定能打中。他显然对自己这一枪十分的满意,心中暗叫可惜,也没人看清楚,日后估计自己回去说别人也不相信。

这个时候正好旁边又有一支部队冲到这里,估计是看到这里的俄国人有抵抗的意思,那部队马上从侧翼打了过来。孙传芳也不再怀念自己这神乎其神的一枪了,拔出背上的大刀:“兄弟们,杀啊!”

北洋军的士兵在这一场战斗中表现的十分勇猛,就像孙传芳一样。他们对于追击俄国人这样的事情显然特别有激情,重伤不下火线的情况不是一个,甚至有的人敢于捡起地上俄国人扔过来的手榴弹反扔回去,这个动作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俄国人一些有组织的队伍还在不断的往战场上投放。勃鲁希诺夫将军希望通过这些部队稳住前线的阵脚,阻止中国人的攻击,但是中国部队根本没有给他稳住阵脚的希望。将士们追在这些溃退的俄国人后面,那些被投入战场的俄军仿佛是放入海浪中的一片树叶,当他们进入战场的时候那恐慌就弥漫了他们的队伍,然后就是遭到中国人四面攻击,接着他们自己也开始溃退。

战斗打到凌晨三点的时候,勃鲁希诺夫将军终于坚持不住了,义勇军第十一师的先锋已经冲到了距离他的指挥所只有两里路的地方,将军很清醒的意识到,没有大规模的生力军投入战场,好像形势已经无法挽回。

可是当初是他要求自己来打北京其他人都不用管的,现在离他最近的俄国部队也有八十多里,左翼被冯国璋死死缠住,而右翼到现在还没有突破喜峰口,如果他再不走的话,那么可能在双方刚刚开战的时候他就要走进中国人的战俘营了。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勃鲁希诺夫将军送给杨司令的礼物就太大了!

“撤!命令所有部队往后撤退!和中国人脱离战斗!”

将军终于下达了这个无可奈何的命令,这个命令意味着什么他的心里十分明白,现在战场上还只是溃退,一些勇敢的俄国士兵虽然在后退却还没有放弃希望,但是这一个命令一旦下达,溃退的局面将无可避免的演变成溃败,中国人是不会让他稳步撤走的。

“报告司令,前线俄国部队已经开始逃走,各部队正在分头追击。十三旅击溃了俄国部队的抵抗并且追上了俄军炮队,石小五旅长汇报,共缴获各式火炮五百余门,其中两门俄军最新式的加农重炮!看来是老毛子准备用来打北京的。另外,战场上俄国人遗留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还没有来得及清点。”

蔡锷向杨小林汇报了最新的战斗情况,战斗打到现在,可以说他们原先预订的战果早就实现了,老毛子攻击北京的脚步已经被打乱,但是勃鲁希诺夫将军送的机会这么好,杨司令又岂会就这样收手?

“命令部队继续追击,但是要注意保持攻击距离,别追的太急了。”

蔡锷应道:“是。”

杨小林的意图很明确,对方拱手相送的机会如果自己不珍惜,岂不是对不起勃鲁希诺夫将军?就跟在他们身后,让恐慌的老毛子接着恐慌,让他们自己继续跑。能跑多远自己就追多远。只要俄国人继续溃败,战果多多少少是会有的。

同时也不能逼的太紧,假如俄国人的援军真的来了,自己也能迅速的退回来。

经过这一场战斗,想来俄国人想再组织起对北京的攻击,要重新调整一下战略了。自己凭空多了几百门火炮和大批的战略物资之后,怎么防御好像也该调整一下了。

“松坡,咱们把追击的距离定在二十公里,估计也就是一天的时间。当正面的俄国大军退去之后,我估计冯国璋那里的俄国部队也会撤走。这一次咱们打乱了俄国人的脚步,老毛子对北京的攻击部署必须调整,而且近期内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咱们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一下。”

蔡锷说道:“我军虽然取得了第一步的胜利,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我们和俄国人之间的优劣。我认为在防御上面我们还应该遵循先前制定的部署,时间,拖住时间!只要能把战斗拖延下去,俄国人兵线过长的劣势将使他们自己撑不下去。”

杨司令点头:“嗯。在战略层次上我们必须坚持持久性的防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