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雷和利普斯基辛苦搜刮来的一点钱都用完了,他们心急如焚。凭着30年的从业经验,他们很有信心在戛纳电影节到来之前筹集到必要的资金。但是,戛纳电影节来了又去了,他们的努力完全落空。在一个沉闷的夏季午后,一片阴郁氛围之中,利普斯基家的电话响了。电话是阿米尔·马林打来的,要找雷。雷小声抱怨着。他在去高德温公司前曾在多伊奇曼和马林的新影公司短暂地工作过,他并不喜欢马林。

马林确实不招任何人喜欢。攻击他的人说——不论公正与否——他在排挤合伙人多伊奇曼和约翰·艾夫斯,在自己被那位新来的老板取而代之前把一个蒸蒸日上的公司搞得黯然失色。在新影公司,马林算是局内人。他似乎满足于待在幕后,是一位善于从辅助性影视市场中挤钱的能手。索尼经典公司的迈克尔·巴克说:“阿米尔是独立电影界认识到电视和录像价值的第一人,很清楚将是这些辅助性而非影院收入推动公司发展,他明白影像部对公司的价值。”但是,当别人,比如说多伊奇曼,悄然有机会跟导演们觥筹交错、获得为公司的成功做出更多贡献的美名的时候,马林虽然从来不愿承认,但心里似乎有些嫉妒,感觉受到了伤害,有些愤怒。换句话说,他吃不准做鲍勃还是哈维。他给人的印象是在生活中尽量保持低调,但在内心深处也许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就像鲍勃,内心还有一个哈维拼命地想挣脱而出。

曾任新影公司的执行副总裁、现任ICM代理的巴特·沃克(Bart Walker)说:“我一直认为阿米尔是一个正人君子,我们的业务关系都有一种个人化色彩。他很聪明,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但是由于他故作高深莫测,在公司引起许多麻烦。这种艺术用来谈判可能效果会很佳,但用来管理一个小公司就会遇到大麻烦。”

在昔日同事心目中,马林的不坦诚是出了名的。后来为马林担任制片部主任多年的约翰·舍斯塔科(John Shestack)说:“基本上,每个跟他接触过的人都很后悔。诚实是他的一件工具,对他有帮助的时候才偶尔用之。也许这些事情微不足道,但时间久了就会变得很显眼。为了让你感觉糟糕,他会不惜撒谎。他会说某一个剧本:‘我看过,很失望。如果你不修改,我就另请高明。’其实他根本就没看过这个剧本。以后有人想买这个剧本时他又会说:‘不买,我们留着。’

‘我们干吗要留着?你不喜欢啊。’

‘不,我很喜欢,我很想把它拍成电影。’

“‘这儿还有你的电子邮件,你说不喜欢这个剧本,感到很失望,这又怎么说呢?’你别想得到任何答复,他喜欢营造一种恐怖氛围。”舍斯塔科管他叫“马拉奇·哈马维特(Malach Hamavet)”。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是死亡天使的意思。

有些导演抱怨拿到欠他们的钱太难了。麦钱特/艾弗里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新影公司做得最成功的一部影片。这两位导演注意到,用艾弗里的话说:“我们个人从影片提成赚的钱都是从欧洲和英国汇来的,从未收到美国寄来的钱。”麦钱特插话说:“我们给新影公司的财会人员打电话,他们会摆出一堆借口,什么他的叔叔死了,某人生病住院了之类的。我们说:‘好吧,我们会派审计员过来。’”当这部影片总收入突破2000万元时,他们就说,马林送给他们一个昂贵的从Tiffany买的钟表。据他们说,马林要求把钟表的费用也编入电影预算,也就是说,两位导演本人掏了别人送给自己礼物的费用。他们还说,他用影片预算里的钱买了几件昂贵的礼服,准备在获奥斯卡奖提名后参加颁奖仪式时穿。有一次,两位导演在去洛杉矶的飞机上碰到马林。没有什么比一次商务出差飞行更能显示电影界的经济状况了。马林坐在头等舱,两位导演则在普通舱。当时麦钱特半开玩笑地脱口而出:“我真想杀了你。”如今他说:“他们拿着导演的钱开销自己的一切活动费用。发行商们都穿着阿玛尼牌西服,借一部影片大获成功之机就购买大办公室。那些办公司时间不久的生意人根本无意追逐这些,那得需要多少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才行。阿米尔·马林就干得出。他一手毁了那个曾经很成功的公司。”艾弗里最后说:“我们决定不跟他合作拍片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冒险事业1990—1992(4)

“我不记得给他们送过一只钟表,也不知道什么阿玛尼西服,我没有拿公款买过衣服,我也没有出昂贵的大价钱玩什么报道游戏。这完全是捏造出来的。”马林反驳说,“如果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