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 (第1/4页)

出些本地的青壮为辅兵的话,守住这一线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如果这么一来,南阳军团可以全部腾出来做为机动兵力了。

而汝宁府的北部山区,怎么样也要有两个民团防守吧。不过当时吴世恭是在这个地区最早分给自己的退役老兵和家奴土地的,所以那里的护庄、护路队训练水平最高,也对吴世恭最忠心,人数也可以凑出来三千多,所以这个方向也基本上可以放心了。

而汝宁府南部,却只有汝宁军团,两个民团防御,是整个防线最薄弱的地方。虽然这地方的护庄、护路队全部集中可以超过三万人,可是一来他们的训练也不多,二来有兵器的最多也只有五千,所以野战是肯定不行的。这也让吴世恭感到卖掉这么多二手兵器是多么的短视啊!

最后的就是汝宁军本部了。怎么样也要留下一个团防守住汝宁府城和汝宁军大营吧。再怎么说,吴世恭和汝宁军官员的家人都在此地呢。

当然,这里还有内务司和山川司控制的打行一千多人马,工坊司那些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工匠也可以凑出近两千。

此外也就是护庄、护路队了。这里更夸张,全体总动员可以凑出四万多,不过还是和汝宁府南部是同样一个问题,训练不足和没有兵器,最多也就是凑出五、六千。

可这么一来,汝宁军机动的兵力也只有本部的两个军团和直属部队,再加上南阳军团了。总人数才一万出头,这样的实力怎么可能把三十万到五十万的农民造反军打疼呢?

这下子吴世恭就有些头疼了。真是兵到用时方恨少啊!其实按照吴世恭的规划,只要汝宁军按部就班地发展,以每年一到两个军团的速度扩军,这样即可以让汝宁军各方面均衡发展,又可以在三年以后把汝宁军的野战部队扩充超过三万人。再加上准备十万训练时间满一年以上的预备役护庄、护路队,那汝宁军绝对有信心和农民造反军和后金军一争高下的。

可现在说这些都来不及了,哪里能够撒豆成兵呢?所以吴世恭一个个点看了过去,又觉得铺设在一个个点上的兵力都不能够动。

突然,吴世恭想起现代太祖的做法,当时他竟然气魄大到放弃首府延安去争取主动,最后换取了全国的胜利。那自己何必样样都要,到时候可能样样都保不住呢?

吴世恭一下子觉得打开了思路,眼光也豁然开朗了起来。

既然农民造反军最可能走南阳府,那么自己索性把归德军团的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全部调过来。反正归德军团留下的那个步兵团也只是失去了机动能力,只要守住那个铁三角,再加上赵铭守住归德府城,万一农民造反军进犯,他们只要守住一段时间,等着自己的主力救援就可以了。

而汝宁军团也可以全部抽调出来。如果把进犯南阳的农民造反军打疼了,他们怎么样也不敢靠近汝宁府的南部。如果打败了,那汝宁军团这么少的兵力也挡不住人多势众的农民造反军。还不如集中在一起呢。

所以这么一算,汝宁军可以集中的主力可以达到一万六千人左右。这让吴世恭也大为兴奋了起来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二章判断失误

考虑好了动用的兵力以后,吴世恭开始考虑汝宁军该怎么样行动了。而这个考虑就有些复杂了,既要考虑到军事,也要考虑到政治影响。

首先就是那个周俊吾周参议。他本人倒没有什么,但是这人毕竟代表了河南巡抚玄默。如果这次吴世恭不出兵的话,那就是往死里得罪玄默了。再说,本来汝宁军就要与农民造反军决战,无非是汝宁军的出征要让玄默的代表——周俊吾满意而已。

那思路可就清楚了,当在叶县集中了全部兵力以后,还是沿着汝州北上二百里左右。如果那时候农民造反军还在原地按兵不动的话,那就从侧翼进攻农民造反军。

如果农民造反军真的南下南阳,那么就占据有利地形,修建一系列工事逐节抵抗。

汝宁军不会去和那三、五十万的农民造反军发生什么一锤定音的大会战。因为那是最笨的作战方法,就算是大胜了又能够消灭几个农民造反军呢?无非是被一群炮灰纠缠住,让农民造反军的主力顺利地金蝉脱壳罢了。而且只要是大会战,汝宁军自己的伤亡也必定相当大。

汝宁军是要进行一系列小的骚扰、突击战,完全纠缠住农民造反军,让他们进退两难。因为出征的汝宁军离叶县、罗家镇大营和龙眼寨基地不远,那里也存放有大量的粮草,所以完全可以后勤畅通长期作战。

而只要纠缠住农民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