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惫ぱг旱拇蟛糠衷合怠N鞅迸┝挚萍即笱Щ闳肓宋鞅迸┭г旱幕� V劣谖鞅贝笱г蛲耆�晒�⑽鞅贝笱а莼��矗�鞅笔Ψ洞笱�耆�晌鞅笔Ψ堆г貉莼��础4送猓�靼驳牟簧俑叩仍盒>�胛鞅绷�笥兄苯釉戳骱痛�泄叵怠4幽持忠庖迳侠此担�挥形鞅绷�洗笱В�兔挥薪裉斓奈鞅备叩冉逃��

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6)

2西北联大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具有独到的光彩

与西南联大一样,西北联大发展了战时大学联合管理体制。据1937年10月1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王世杰发布的《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组织规程》,西安临时大学以教育部、北平研究院、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东北大学、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陕西省教育厅等代表组成筹备委员会。王世杰兼任主席,聘任李书华、徐诵明、李蒸、李书田、童冠贤、陈剑翛、周伯敏、臧启芳、辛树帜等9人为委员。不久,又决定西安临时大学不设校长,指定徐诵明、李蒸、李书田、陈剑翛4人为常委,由常委商决校务。其中徐诵明是北平大学校长,李蒸是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李书田是北洋工学院院长,陈剑翛是教育部特派员。

西北联大沿袭西安临大制度,也不设校长,由校务委员会、常委商决校务。校务委员会为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委依然是徐诵明、李蒸、李书田、陈剑翛。后因陈剑翛请辞,教育部复派胡庶华接任常委,同年10月,又派张北海任校务委员。校务委员会作为西北联大的统一领导机构,具有勘定临时大学校址,设置科系,吸收师资,容纳学生,决定已有各种设备之利用及新设备之置设等职能。

西北联大有统一的校训。1938年10月19日西北联大第四十五次校常委会议决议,以“公诚勤朴”为校训。根据黎锦熙的解释,其中“公”是以天下为公,“诚”是不诚无物,“勤”是勤奋敬业,“朴”即质朴务实,表达了西北联大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赤子情怀。西北联大有黎锦熙撰成的校歌歌词。其词曰:“并序连黉①,卌②载燕都迥。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汉江千里源嶓冢③,天山万仞自卑隆。文理导愚蒙;政法倡忠勇;师资树人表;实业拯民穷;健体明医弱者雄。勤朴公诚校训崇。华夏声威,神州文物,原从西北,化被南东。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校歌将三校在平津办校40年,各有鲜明特色,在秦陇联合举办文理、政法、师范、农、工、医教育,以“公诚勤朴”为校训,传承民族文明,发扬民族精神的办学目标作了高度概括。

西安临大和西北联大出版有《西安临大校刊》、《西北联大校刊》,现存30期100余万字,包括分出各院校的校刊完整记载了西北联大母体与子体的历史。

」‘米」‘花」‘在」‘线」‘书」‘库」‘ book。mihua。net

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6)

图片连载

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7)

图片连载

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8)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西北联大的迁徙过程中,国民政府逐渐意识到西北联大对“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开始为构建西北高等教育格局做长远考虑。南迁汉中以后,徐诵明、陈剑翛二常委赴汉口向教育部陈立夫部长汇报工作时,本有继续向四川迁移的设想,而陈立夫指出:“西北联合大学系经最高会议通过,尤负西北文化重责,钧以为非在万不得已时,总以不离开西北为佳”。根据国民政府建设西北后方的战略,教育部着手为西北建设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遂有西北联合大学分设为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五校之举。对于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当时就有姜琦教授指出:“民国二十八年(1939)夏,教育部鉴于过去的教育政策之错误,使高等教育酿成那种畸形发展的状态,乃毅然下令改组西北联合大学,按其性质,分类设立,并且一律改称为西北某大学某学院,使它们各化成为西北自身所有、永久存在的高等教育机关”。┊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根据国家的需要,西北联大及其分离出的国立五校逐渐形成了扎根西北、传承文明、放眼世界的办学理念。1939年5月2日,西北联大在城固本部举行开学典礼,常务委员的报告即说明:“本校现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其意义一方面是要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