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这三个郡的太守;一个是本朝皇族亲王;一个是武川集团的核心成员;一个是山东超级大豪门的子弟;与韦保峦这个关中本土汉姓贵族;在政治上都不是盟友;既然不是盟友;当然也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值此危急时刻;大家都面临危险;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里还会出手支援韦保峦?

焦头烂额之时;韦保峦接到了堂兄韦福嗣从东都传来的密信。

韦福嗣的密信中只有一个字:善。这意味着齐王杨喃、京城里的韦氏叔侄;还有右骁卫将军李浑;都同意韦保峦的建议;在最短时间内打造一个貌似强大的敌人;并让它威胁到京畿乃至东都的安全;威胁到正在进行的东征;然后由齐王杨喃出面;将敌人斩杀于京畿关防;化解危急;挽狂澜于即倒;建下赫赫功勋;重建权威;并再一次向东宫太子之位发起“冲击”。

韦保峦早已拟好周密计策;在得到东都回应后;马上安排亲信逐一实施。

君子要顾其本;虽然把齐王杨喃推上储君之位;可以给韦氏带来难以估量的利益;但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今在皇统之争的这个巨大漩涡中;韦氏已经折掉一个高居中枢的韦福嗣;陇西成纪李氏也折掉了忠实盟友左骁卫将军董纯;损失已经非常大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韦保峦可不想把自己也赔进去。

若想确保自己的前程;韦保峦就必须坚守济阴郡;就必须竭尽全力守住乘氏、定陶和济阴一线;不论鲁西南贼军如何猖獗;也不论贼军如何利用菏水两岸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迅速发展壮大;都不能后退一步;更不能弃城而逃;但韦保峦是去年底;也就是皇帝北上东征之前所做的上至中央、十二卫府下至地方、诸都尉府的一次重大人事调整后;才到济阴郡上任的;任职时间很短;尚没有在济阴立足;很难赢得地方豪望的支持;所以他若想坚守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得到东都及其周边郡县的支援。

然而;这对韦保峦来说;是一种奢望。东征前后;东都政局异常复杂;各大政治集团面对东征胜利结束后改革进程的加快忧心忡忡;改革派和保守派为了各自的利益更是大打出手;无所不用其极;这种情况下;韦保峦根本就不敢指望其他政治派系会对韦氏伸以援手。

目前齐王杨喃处在皇统之争的漩涡中心;韦氏与齐王杨喃同乘一船;也深陷漩涡而不可自拔;其他政治派系不论是持保守立场还是中立立场的派系;都不敢靠近漩涡以免惨遭灭顶之灾。对于郇王杨庆、独孤澄和李丹三人来说;考虑到眼前危机之严重;或许有救援之心;但一想到此事与韦氏产生瓜葛;一旦被有心人诬陷;硬说三人救援韦保峦;意在支持齐王杨喃入主东宫;那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活生生被人拽进了皇统之争的漩涡;所以从政治角度考虑;唯有敷衍韦保峦;嘴上说说可以;千万不能付诸实践;以免给人抓到把柄。

韦保峦唯有自救;他只剩下了一条路;便是与贼人取得“默契”。你可以在菏水两岸肆无忌惮的劫掠;但千万不要攻打首府济阴及一些重要城镇;一旦首府济阴和定陶、乘氏等重镇丢失;导致济阴郡整体沦陷;那么必然会震惊东都;东都为自身之安全;为确保东征;必然出动卫戍军戡乱剿贼;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你我拼个鱼死网破玉石俱焚;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反倒有覆灭之祸;倒不如各退一步;各取所需。

韦保峦有信心说服贼人;而且他必须说服贼人;唯有如此;他才能实现自己的计策;在最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个貌似强大的敌人;给齐王杨喃赢得一个咸鱼翻身的绝佳机会。

韦保峦来济阴郡有半年时间了;他通过各种渠道;对济阴地方豪望有了详细了解;知道在东郡、济阴这块地方;黑道势力最强的便是前东郡法曹书佐翟让;而与翟让关系最为密切的济阴豪望就有济阴房氏、济阳王氏和曹城单氏。

济阴房氏的房献伯一直在韦保峦的“视线”内;现在;韦保峦打算把他请到府内谈一谈。

。。。

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悯人的徐大郎

李风云带着苍头军杀到了定陶城下。

济阴官民闻风而逃;定陶城内风声鹤唳;四门紧闭。

徐世鼽赶着一群羊;在距离城外五里的冈头上迎接李风云。

李风云看到由选锋团校尉徐十三陪同而来徐世鼽;很是诧异;“大郎何时来的定陶?”

“已有两日。”徐世鼽脸上的笑容十分僵硬;冲着李风云拱手说道;“阿兄气势汹汹杀来;济阴震怖;中原惶恐。俺在离狐闻讯;特意赶来拜会阿兄。

李风云笑着摇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