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李密拱手为礼;“洗耳恭听。”

“明年你们的确有机会;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天不遂人愿;人又能奈天何?能否得偿所愿;还要看上苍的意愿。”李风云郑重说道;“若运气不好;事不可为;你就来蒙山;只待时机一到;必能东山再起。”

李密面无表情;心里却掀起了惊天波澜;什么意思?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在暗示什么?

。。。

第两百五十二章 不真实的未来

六月末;义军各路豪帅齐聚联盟总营。

当前通济渠战场上的气氛很紧张;豪帅们的心情也很焦虑;虽然李风云凭借个人威望;利用豪帅们急于壮大的迫切心情;说服大家留在了通济渠战场;做好了与东都官军决一死战的准备;但双方实力悬殊;这一仗具体怎么打;李风云能否继续创造奇迹;大家心里都没底;所以各人都有算计;心里都有小九九;都在忐忑不安地观望着。

李风云还是一如既往的信守诺言;真诚待人;联盟大小事务均及时告之各路豪帅;一方面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牢固彼此之间的利益;最大程度的消除联盟和各路义军之间的隔阂;另一方面则确保大家都能及时掌握战场上的所有变化;遇事不慌;处事不惊;这显然有利于各路义军准确理解和正确执行联盟的决策。

然而;有件事李风云故意隐瞒了;他告诉豪帅们自己与齐王招抚使正在谈判;谈判的结果将影响到战局的走向和联盟的未来;但谈判的具体内容李风云绝口不提;尤其最后三次谈判;都是他一个人与齐王招抚使秘密商谈;其内容除了他自己外没有任何人知道;这给了豪帅们无尽遐想;所以他们在接到李风云召开军议的命令后;没有丝毫耽搁;立即跃马扬鞭疾驰而至。

参加军议的都是联盟决策层;内府有司马袁安、录事参军萧逸;还有三位总管甄宝车、霍小汉和徐十三;外三府有总管孟海公、韩进洛、帅仁泰;副总管吕明星、郭明和徐师仁。

瓦岗军的总管翟让、副总管单雄信、长史邴元真、司马王儒信也接到了李风云的邀请;参加了这次军议。

豪帅们都以为这次军议是进行决战前的部署;所以大家都很兴奋、期待;当然也有些不安;然而;当李风云出现之后;按程序应该是司马袁安站在地图前;给大家介绍战场情况了;谁知袁安纹丝不动;与豪帅们一样满脸期待地望着李风云;这不禁让众人心生疑惑了。

帐内气氛一时有些焦燥、压抑;而李风云似乎在思考什么;神色沉重;眉头紧皱;半天没说话。

有人把目光投向了甄宝车和霍小汉。联盟军议上;这两位一向是冲锋在前;为何这次也安静了?这次甄宝车和霍小汉也不敢乱开炮了;他们深处最前线;对官军的实力一清二楚;同时也知道齐王的安抚使一趟趟的往总营跑。既然跑得勤;肯定是谈得有成果了;否则早就不跑了;所以两人颇为期待。倒不是说两人不敢打;对决战没有信心;而是正面决战靠的就是实力;仅靠信心和勇气根本不行;必须要玩点阴谋诡计;否则没办法打。

忽然李风云抬头看了众人一眼;神情严肃;一字一句地说道;“今天某在这里所说的话;不要传出去;将来你们即便离开了联盟;各奔东西了;也不要传出去。此事关系到大家的性命;切切记住。”

众人吃惊地望着李风云;心中不约而同的涌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李风云果然创造了奇迹;他肯定与齐王达成了某些秘密约定;否则绝无可能说出这番话。

李风云开始述说他与齐王安抚使的秘密谈判。

齐王的安抚使叫韦福嗣;关中韦氏;曾为内史舍人;去年因齐王“失德”一案而罪黜。齐王“失德”一案因何而爆发?它的政治背景是什么?它对东都政局造成了何种影响?而这些答案综合起来;便是齐王出京戡乱的原因所在。

那么齐王出京戡乱的目的是什么?李风云引出了居外之策;而实施居外之策的前提是“养寇”;唯有“养寇”方能“自重”;这就是双方谈判成功的秘密所在。

对于联盟和豪帅们来说;生存和发展才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而齐王“养寇”;则正好符合联盟和豪帅们的利益需要;双方有共同利益基础;理所当然一拍即合;合作愉快。

然而;齐王“养寇”只是为了发展;一旦他发展起来了;如果政治利益需要;他会毫不犹豫的“杀寇”;而那时就算联盟和豪帅们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但相比齐王和卫府军的实力;还是悬殊太大;联盟和豪帅们前途堪忧。

李风云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