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 (第1/4页)

矫癜傩栈畈幌氯チ耍还俦泼穹矗欢�飧鲈旆吹睦碛煽晌绞堑偷鞯牟荒茉俚偷髁恕�

这在政治上给了东都最大的回旋余地;这绝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可以招安抚慰的对象;完全没必要赶尽杀绝;而齐王杨喃和关中韦氏当初之所以敢于冒险与李风云秘密接触;这也是原因之一。圣主返回东都后虽然诏令剿杀李风云;却始终没有把江都军队调入戡乱战场;其中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毕竟李风云的造反口号是可以利用的;地方官府在执行中央政令的时候花样百出;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者更是比比皆是;所以一旦利用好了;可以有效打击政治对手。

李风云以政治上的低调;换来了他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联盟实力在短短时间内发展到如此地步;与这一策略息息相关。但李风云低调;不代表其他造反者也这样低调;而其他造反者的“高调”;必然与李风云的“低调”策略产生冲突。比如河北豪帅们不是“王”就是“公”;侯爵更是“满天飞”;帐下都是大将军、将军;而李风云不但没有自封爵位;甚至连官职称谓都刻意避开了品级显赫的大将军、将军;而是选择了相当“务实低调”的总管;那么双方在合作的时候;仅仅在称谓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上就形成了反差;实力强大的自称总管;实力弱小的反而称王称公;这不是沐猴而冠虚有其表吗?这不是明摆着打人脸;给人难堪吗?

果然;听到王安称呼张金称为“清河公”;李风云的笑容里立刻便多了一丝玩味;眼里更是难以自制的掠过一丝嘲讽;而王安看到李风云的鄙夷之色;神情顿时难堪起来;面色羞赧;下面的话竟不知如何说了。

。。。

第两百九十五章 豪帅王安

“某的目标是永济渠。”李风云并没有为难王安;很快给了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某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回。王帅若能助某满载而归;某愿与王帅携手抗敌。”

这句话等于明确告诉王安;我肯定要回齐鲁;不会滞留河北;不会与你们争夺有限的资源;亦不会把东都的注意力长久吸引在河北;给你们的生存发展带来危机;但前提是;此次渡河北上;我必须满载而归;如果你们愿意帮助我满载而归;我理所当然帮助你们击败官军;互利互惠;互帮互助;各得其利。

王安听得这话;精神顿时为之一振。李风云跑来乘火打劫尚可忍受;反正大家都是造反的;劫掠的都是官府;都是官军剿杀的对象;危急时刻尚有联手抗敌的可能;但怕就怕李风云赖着不走;而今夏李风云祸乱中原;劫掠通济渠;威胁京畿;已成为众矢之的;可想而知今冬他在鲁西南战场上必遭官军四面围杀;有覆灭之危;一旦他在蒙山无法立足了;跑来河北“抢地盘”;以李风云胆子之大;手段之狠辣;永济渠两岸必定烽火连天;这对河北人来说就是个噩梦了。

“将军若想劫掠永济渠;首要之务便是击败段达。”王安也不试探了;直言不讳;直奔正题。

李风云笑了起来;对王安的“直爽”有些意外;不禁仔细打量了他几眼。坐在对面的王安大约三十岁左右;身材健壮;相貌端正;半尺长的浓密胡须梳理得颇为齐整;这使得他看上去有几分书卷气;倒是让人想像不到此子竟是一位杀人越货的水上悍卒。

“段达?”李风云摸着颌下短须;一语双关地问道;“王帅的意思是;某与你联手对抗段达?”

“将军误会了。”王安吃了一惊;急忙摇手解释。他在清河义军队伍里不过是一股较小力量;唯张金称马首是瞻;哪敢单方面与李风云谈合作?如果李风云有意单独与他合作;那就是挖坑“陷害”他;蓄意挑起他与张金称之间的矛盾;反之;若李风云与张金称;或者与高鸡泊的高士达、窦建德结盟;那就是与清河人合作;义军方面的实力会有一个飞跃;会大大增加逆转河北局势的可能性。

“在你看来;双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形成合作?”李风云追问道。

如果以王安为“中间人”;让王安充当双方合作的斡旋人;可以预见;以王安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力;在短短时间内;双方根本不可能建立最为基本的信任;甚至适得其反;误解会更大;矛盾会更激烈;甚至爆发正面冲突;那就与李风云的愿望和目的背道而驰了。另外;兵贵神速;义军这边如果因为合作问题耽搁了时间;让官军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义军必然会失去最佳战机;对扭转当前战局极其不利。

王安明白李风云的意思;想了片刻后;欲言又止。

此事不是很麻烦;而是相当麻烦。以他在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