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1/4页)

高层之所以对李风云日渐拥戴;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杜伏威和辅公怙这对名不见经传的少年;一旦与李风云义结金兰;做了李风云的结拜兄弟;必定声名鹊起;这对他们的发展壮大显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杜伏威和辅公怙被这个从天而降的惊喜所震撼;晕乎乎的;不知东南西北了。

李风云对他们瞠目结舌的表情一律无视;冲着袁安挥挥手说道;“你以某特使身份;即刻赶赴鸡山拜会孟让和左氏兄弟;邀请他们来联盟总营共商攻敌大计。”

接着又对杜伏威和辅公怙说道;“某有一位生死兄弟单雄信;乃河南豪雄;就在此处;某带你们认识一下;然后寻个良辰吉日;我们一起结拜。”

说完也不管杜、辅二人是什么表情;起身出帐。杜、辅二人急忙跟上;心情复杂;忐忑、喜悦、似梦似幻;很不真实;但李风云是什么人物?彼此之间悬殊巨大;一旦结拜;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如此好事;就如幸福从天而降;当然要紧紧抓住。

一路叙话;李风云谈笑甚欢;对杜、辅二人的疑惑也坦诚相告;他坚信二人有能力闯出一片天下;他现在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在二人起步之初给予适当帮助;让他们在未来最艰苦的时刻有信心、勇气和有实力坚持下去。

李风云是实话实说;今日举手之劳的“投资”;会在未来给他带来难以估量的回报;但这些话落在杜伏威和辅公怙的心里;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士为知己者死;今日李风云当他们是兄弟;给予兄弟般的帮助;明日他们将以生命和热血来回报李风云。有了这样的誓言;杜伏威和辅公怙的心态也渐渐发生了变化;渐渐接受了这匪夷所思的现实。

走近单雄信的营寨;远远便看到一群人站在辕门外相迎。李风云率先上前;与单雄信、王要汉、王当仁、李公逸亲热寒暄;然后便把杜伏威和辅公怙叫到身边;直接介绍;这是我两个小兄弟;章丘人杜伏威和辅公怙;以后兄弟们要多多关照。

瓦岗诸雄不以为然;名不见经传的两个小人物;估计是从长白山来的义军使者;李风云这是“客套”;大家给个面子虚应一番也就行了。

进了大帐;王要汉、王当仁、李公逸很识趣;知道李风云和单雄信关系密切;必有私事要谈;陪坐闲聊了几句;便寻个借口告辞离去。

李风云待三人离开后;正想对单雄信说明来意;不料单雄信比他更急切;先开口了;邀李风云到偏帐说话。李风云看他神神秘秘的样子;有些诧异;“有话就说;这里又没有外人;都是自家兄弟。”

单雄信诧异了;这才对两个少年郎注意起来。从面相和服饰上看;这两人都还没有行“冠礼”;都还是“孺子”;且都出身贫寒;虽然在这个特殊年代;英雄不问出身;各地都有出身贫寒的义军将领;但这两人默默无名;年纪又小;应该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旋即想到李风云神秘的出身以及笼罩在他身上的重重迷雾;这两个人既然被李风云称之为“自家兄弟”;那就非同一般了。

单雄信上上下下打量的目光让杜伏威和辅公怙有些局促不安;但很快;单雄信眼里的疑惑尽去;换之以k重之色;显然在心中重新定位了杜伏威和辅公怙的份量。

“徐大郎来了。”单雄信不再避讳;当着杜、辅二人的面直接说了出来。

李风云顿时喜笑颜开;“某正想着大郎;不料他就来了;哈哈;天意;天意啊。”

自去年济阳城下;翟让、单雄信、徐世鼽联袂拜访李风云;劝阻李风云不要攻打河南被拒后;双方不欢而散;李风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徐世鼽;虽然在此后的通济渠危机中;翟让和单雄信最终还是选择了举旗起义;并在李风云撤离中原的最后一刻选择了加盟;成为联盟中的一员;并在随后的反围剿中瓦岗人再度与徐世鼽取得了联系;而李风云亦数次通过翟让邀约徐世鼽商谈合作事宜;但徐世鼽始终没有回应;这让李风云非常失望。

不过;李风云坚信;徐世鼽肯定有出现的一天;离狐徐氏做为河南航运巨头;山东巨贾之一;其利益与山东豪门世家的利益紧密相联;而今日大河南北风云变幻;离狐徐氏岂有独善其身之可能?

单雄信惊讶地望着喜形于色的李风云;不解地问道;“你算到大郎要来?

“某估计他快要来了。”

单雄信对徐世鼽了解甚多;大约知道他为何而来;而李风云亦能估算到这一点;只能证明李风云的确与山东豪门之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以单雄信对李风云的了解;已是见怪不怪;他正准备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