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第1/4页)

;岌岌可危;但支持他的势力依旧很多;甚至还为他量身打造了拯救中土之策;而实际上也就是拯救齐王之谋划;可见天命所归;远非人力可以抵抗;这天下该是齐王的;其他人想夺也夺不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只要选择对了;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崔孝仁却无法选择;他做不了主。这件事过于重大;本来齐王是崔氏的政敌;是对头;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现在突然倒过来了;齐王不但不是政敌;反而是合作对象;是政治盟友;这个转变太大了;颠覆性的;直接与崔氏的政治决策产生了正面冲突;对崔氏的利益更是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崔孝仁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某现在没办法拿出证据;齐王是否参加兵变;还需要你们自己去求证。”李风云很体谅崔孝仁;知道他的难处;所以主动开口说道;“某之所以告诉你们这些秘密;只是让你们有个选择。至于你们如何选择;需要考虑多长时间;那是你们的事;而某马上就要西进中原了;某要做的事太多;但某的时间已不足两个月;不可能在此长期滞留。”

“某去历城。”李百药断然决策。

崔孝仁心领神会。李风云走了;李百药去了历城;那么接下来崔氏就要与李百药保持密切联系;假如崔氏决意与齐王合作;代表崔氏出面的依旧是李百药;崔氏为防备万一;即便脚踩两条船;左右逢源;也会做得非常隐蔽;以免授人以柄落人口实。

离开联盟总营前;李百药和崔孝仁悄悄拜会了河北大儒刘炫;虽然两人仅仅是礼节性的拜访;但博陵崔氏和赵郡李氏联袂出现在联盟总营里;这本身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接着崔孝仁、崔九在徐世鼽的陪同下;乘舟离开了联盟总营。

李风云与李百药父子又单独密谈了很长时间;而李风云所做的更深层次和更详尽的分析;尤其李风云对东都兵变整个过程的推演;让李百药对李风云的具体谋划和各阶段的目标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和更为深刻的认知;让他对建立三方盟约以及达成三方之间的具体合作有了极大的信心。

当夜李风云送走了李百药父子;而与此同时;在大河水道上;在崔钰的大船上;崔家三位重要人物之间的争论也有了结果。

崔钰相信李风云的话;而在崔孝仁和崔九看来;崔钰的信任很盲目;谁也无法保证这不是李风云和齐王联手设下的陷阱。崔钰很恼火;质问道;崔氏有什么值得齐王和李风云联手设下陷阱?兵变爆发后;东都失陷;越王杨侗也就完了;损失最大的是崔氏;而不是齐王和李风云。

崔孝仁同样有质疑;李风云或许值得信任;但齐王肯定不能信任;因为齐王的背后是以韦氏为首的关陇本土贵族集团;而关陇人是山东人的死敌;是与生俱来的敌人。

崔钰嗤之以鼻;齐王已经被抛弃了;被彻彻底底的抛弃了;他不参加兵变说明他还算清醒;反之;他必死无疑;虽然他身边还有一些人;而且还都是关陇本土大权贵;但那些人都与齐王休戚相关;他们只有与齐王生死与共一条路;所以他们与齐王实际上已自成一股势力;完全**于关陇本土贵族集团之外的一股势力。

由此分析;不难看到他们为什么愿意与李风云这个中土第一反贼合作;很简单;他们的目的就是生存;为此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去北疆;与北虏打个你死我活;所以;这股势力现在非常需要我们河北人的帮助;而我们河北人也非常需要与这股势力建立合作关系。如果中土局势真如李风云所预测的那般持续恶化;南北战争很快就要爆发;那么北虏一旦突破长城;遭殃的不仅是北疆边郡;还有我们河北;这时齐王和李风云如果能在北疆坚决阻挡住北虏入侵的脚步;对我们河北的好处不言而喻。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合作的原因就更简单了;豪门世家向来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那太危险了;皇统之争也是一样;现在崔氏装鸡蛋的篮子有赵王杨杲;有越王杨侗;再加一个齐王杨喃就更好了。

崔孝仁和崔九还是很谨慎;坚持先行禀报崔弘升;等崔弘升与崔氏家族的长者们商量妥当了;拿出决策了;再与齐王进行接触。

崔钰当然没有异议;但考虑到时间紧张;她还是瞒过崔孝仁和崔九;找到了徐世鼽;命令他火速返回;紧跟在李百药父子的身边;只要有消息就第一时间禀报;如果情况紧急;她将亲自赶赴历城;代表崔氏秘密会晤齐王。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对徐世?的警告

徐世鼽连夜返回联盟总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