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 (第1/4页)

韦福嗣的心脏骤然猛跳;几欲窒息。齐王终究还是遏制不了自己的**;他的心已飞去东都了。

“西京大军肯定会进入东都战场。”韦福嗣的语气非常肯定。

齐王迟疑了一下;又问道;“阿柴虏(吐谷浑人)反攻;西北危机严重;渔阳公(元弘嗣)又成众矢之的;陇右动荡不安;这种形势下关中自顾不暇;哪有余力顾及东都?”

“西北世家自顾不暇;陇右豪望无力兼顾;并不代表关中也会冷眼旁观。”

“关中必须考虑自身安全。”

“关中是否安全;取决于西北;西北是否安全;取决于西北军。”韦福嗣说道;“只要西北世家牢牢掌控了西北军;关中就固若金汤。”

齐王略略皱眉;问道;“是否赶走了渔阳公;西北世家就牢牢控制了西北军?”

“西北军始终牢牢控制在西北世家手上;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韦福嗣笑了起来;“不论谁坐在西北统帅的位置上;都动摇不了西北世家对西北军的绝对控制。”

齐王微微颔首;没有说话。实际上齐王对这种事了如指掌;之所以问出来;肯定另有目的。

韦福嗣心知肚明;但他不能说破;也不能给齐王正确答复;因为韦圆成在口讯里说了;西京大军能否出动;决定权还在西北世家手上;韦氏说了不算;西京留守卫文升说了也不算;如果手握军权的西北世家对出兵东都的风险做出了不利评估;在出兵一事上设置重重障碍;那事情就复杂了。

西京不出兵;冷眼旁观;任由东都风吹雨打;摆出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架势;整个形势就不一样了;不论是杨玄感还是齐王;都会对局势做出新的解读;杨玄感会迫切需要结盟齐王;而齐王的机会就来了;他就有胆子进京与杨玄感联手搏一搏了;毕竟在皇统继承上;齐王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必将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作用。

齐王沉默良久;终于按捺不住;还是透露了一丝心声;“如果孤先进京;西京会做出何种反应?”

韦福嗣沉吟稍许;低声说道;“大王;这不是我们的既定策略。”

齐王微微一笑;“孤只是做一个假设。”

韦福嗣想了一下;回道;“西京会做出何种反应;取决于越公(杨玄感)做出何种妥协。”

齐王点头。

韦福嗣欲言又止;迟疑半天还是小声问了一句;“大王做出这个假设;是否因为越公在举兵之初并没有做出皇统上的选择?”

“孤的解读是否错了?”

韦福嗣迟疑良久;终于还是摇了摇头;“时机不到;若越公攻陷东都后依旧没有做出皇统上的选择;而西京依旧冷眼旁观;大王倒是可以一试。”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药的告诫

韦福嗣的“暧昧”态度给了齐王无限遐想;一夜辗转难眠。

假设能否变为现实;西京的态度至关重要;而若想影响到西京的态度;杨玄感能否以最快速度攻陷东都又至关重要;而若想让杨玄感攻陷东都;白发李风云是否倾力支持又至关重要;而若想让白发李风云倾尽全力;则取决于李风云背后那股庞大势力在这场风暴中所要采取的立场。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一宿未眠的齐王就派人把李百药、李安期父子召进了行营;把礼部尚书杨玄感、左御卫将军李子雄在黎阳举兵谋反;并挥军攻打东都一事详细告知;然后请李百药父子就这一重大事件对东都政局的影响和未来局势的走向进行分析和推演。

李百药父子在震惊之余对李风云的精准预测钦佩不已;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了齐王紧急召见背后所蕴藏的危机。

齐王对皇统的**太强烈了;当预测变成现实;当夺取皇统的机会来临之后;他控制不住了;对利用这场风暴牟利以求生存的既定决策动摇了;转而试图利用这场风暴来夺取皇统;虽然是豪赌;是行险一搏;但相比到北疆那等茹毛饮血的蛮荒之地;与凶狠的北虏人进行血腥厮杀;在中外两股敌对势力的前后夹攻下艰难挣扎;在无穷无尽的痛苦折磨中博取那可能存在的一点希望;实在是过于虚无缥缈;过于遥遥无期;过于残酷了;倒不如痛痛快快酣畅淋漓的豪赌一次;赢了就苦尽甘来;输了大不了赔上项上人头。

李百药父子倍感棘手。

虽然李风云对此早已预料;当李百药主动提出答应齐王之邀;登上齐王这条随时可能倾覆的“大船”时;李风云便嘱托其关键时刻一定要予以劝阻;但实际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