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 (第1/4页)

东都对他们的畏惧不战非常愤怒;越王杨侗在命令中措辞严厉;明确要求他们必须迟滞杨玄感的推进速度;以帮助城外更多的人撤进城内。

裴弘策无奈;止步于城东的白司马坂;利用地形优势设阵阻击;而达奚善意则止步于城东汉王寺;据险而守。

下午;杨积善、顾觉率选锋军由陆路急速杀到汉王寺;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就在此刻;达奚善意的部下突然倒戈;全体投降了杨玄感;措手不及的达奚善意狼狈不堪;夺路而逃。

裴弘策孤立于城东;独自面对杨玄感的大军;前有强敌;后无援军;其势已不可为;所以他急书越王杨侗;详述城东战局;请求撤回北郭坚守。

然而;此刻越王杨侗所面对的局势;远比裴弘策更为危急。

十二日凌晨;李密、李风云、韩相国和韩世谔各领大军;在夜色的掩护下;同时北渡洛水;向刚刚撤到西苑一线布防的右骁卫将军李浑部发动了全线攻击。

李浑措手不及;虽然李风云已经告诉他要于凌晨之后强渡洛水;但并没有提醒他要全面进攻;要从积翠池方向撕开卫府军的防线;所以李浑疏于防范;直到诸鹰扬频频告急;防线连续告破之后;他才意识到李风云终于露出了锋利的“獠牙”;要与杨玄感东西夹击皇城了。

李浑有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皇城不能失守;这也是他之前与杨恭仁达成的妥协;杨恭仁可以指挥他本人和他麾下的军队;他和他的军队也愿意为坚守皇城而战;但仅此而已;两人合作的前提是齐王不进东都;如果杨恭仁放弃了皇城;放弃了整个东都;如果齐王进了东都;皇统大战爆发;两人也就失去了合作的基础。这就是杨恭仁有坚守皇城的信心所在;既然他能坚守皇城;他当然要竭尽全力阻止齐王和代王进入东都战场。

李浑的“底线”同样也是与李风云合作的基础;按照约定;李风云的目标是东都外郭;那么他此刻露出“獠牙”的真正目标应该不是皇城;而是把杨玄感拉到皇城战场上;让杨玄感与越王杨侗两虎相争;以便其渔翁得利;也就是说;李风云的真正目标是外郭;是外郭三大市的财富。李风云费尽心机杀到东都;不可能只是为了帮助杨玄感在东都战场上坚持更长时间;还有一个目的肯定是掳掠东都财富;这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在诸鹰扬频频告急之下;李浑终于拿出了决策;再一次收缩防守;把主力集中于积翠池一线;在积翠池的南北大堤上全力阻御叛军;同时以偏师守慈涧道;以一府鹰扬据白虎门和建国门的外围堡垒阻截叛军。

上午;韩相国部在城西的慈涧、芳华苑一线与卫府军形成对峙;李密和韩世谔在城南的白虎门、建国门外围与卫府军角逐厮杀;李风云则指挥本部精锐向积翠池的南北大堤展开了猛烈攻击。

积翠池的北大堤直通皇城;南大堤(月陂)与南郭是一墙之隔;从清晨开始;惊天动地的杀伐声就由远而近;始终回荡在东都上空;气氛空前紧张。

东都市民躲在家里战战兢兢;而从城外避祸而来的难民们则无助地站在街头惶恐不安;贵族官僚们则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手段逃进皇城;皇城已人满为患;到了午时;不得不提前关闭。此刻东都的南、北、西三个方向的城门均已关闭;唯有东面的上春门和建阳门还是大开的;收容从东线后撤而至的难民分别进入北郭和南郭。下午达奚善意败走汉王寺;南郭直接面对叛军的攻击;于是建阳门也关闭了;就剩下北郭的上春门还是大开的;而卫戍上春门的就是裴弘策;如果裴弘策败退;整个东都也就陷入了叛军的包围。

下午;甄宝车、徐十三、吕明星、郭明、夏侯哲等五个总管、副总管不约而同的找到了李风云。

积翠池的战斗打得太激烈了;卫戍军拿出了真本事;誓死不退;如此一来联盟军队的损失就大了;好在战场非常狭窄;南北大堤虽然有数里之长;但宽度有限;能够容纳的将士不多;双方各自投入一个团就很难展开了;暂时损失都不大;只是如果持续厮杀下去;日复一日;寸土必争;那损失就直线上升了。卫戍军不能再退;再退就要掉脑袋了;所以不计损失;拼死作战;而联盟军队的目标不是皇城;也不是卫戍军;为何也要这样不计代价的厮杀?完全没必要嘛;几位豪帅都很疑惑;于是一起找来了;打探李风云的真正心思。

“某必须拿出联盟的真正实力。”李风云解释道;“某虽然不能掌控东都局势的发展;但最起码要影响杨玄感的决策;要掌控我们自己的命运;而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展现我们的实力;让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