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部分 (第1/4页)

“你对中土未来甚为悲观,由此推及……”崔钰笑了,手指李风云,轻轻点了几下,“儿懂了,你还是原来的你,局还是原来的局,只不过随着局势的剧烈变化,云山雾罩,大多数人深陷其中,已迷失方向,唯有你这个设局的人,还在依照既定路线,大步前进。”

李风云一笑置之,“此次回归谈判之所以顺利,你家大人居功至伟,若无他的暗中相助,安东深陷被动,绝无可能有现在的大好局面,但正因为如此,你家大人出于对未来的担心,不敢陷入安东太深,不愿亲自出面谋取安东之利,果然拒绝了安东的善意。这符合他的性格,谨小慎微,然而,回头看看过去,他的谨小慎微给崔氏带来了什么?是蒸蒸日上还是日益衰落?”

崔钰生气了,玉脸含霜,“再敢妄议,儿割了你舌头?你去东征,十有**全军覆没,你以为儿不知道?你死便死了,为何还要拉我家大人下水?”

“第三次东征,某有绝对胜算。”李道,“至于什么借高句丽之刀杀了我,甚至借远征大军之力围歼了我,不过是某些人的假想臆猜而已,事实上绝无可能。”

“儿凭什么相信你?”崔钰质问道,“你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还记得去年八月易水河畔?”李风云笑道,“你可曾相信某会攻占安州?但现在某不但攻占了安州,还横扫了东北,甚至已经完成了安东的回归谈判。”

崔钰哑口无言,少许,愤怒说道,“你失控了,肯定失控了,否则闻喜公已至,为何你还恣意妄为,无法无天?儿不相信你,绝不相信你。”

李风云颇感无奈。这一次,他不惜代价也要说服崔弘升参加第三次东征,否则他在东征战场上不仅孤立无援,还是聋子瞎子,虽然他的确有把握打赢第三次东征,但背后没有一个可信任的人,风险太大,一旦背后有人下刀子,他就算不死也损失惨重,结果十分悲观。

望着李风云沧桑的面孔和那双忧伤的眼睛,崔钰的心突然一痛,没来由的软化了,“给儿一个理由,一个相信你的理由。”/p》

李风云苦笑,摇摇头,“你知道得越多,陷得也就越深,所处环境也就愈发险恶,而这是你家大人所不愿也不允许的,一旦你重蹈覆辙,再被风暴所席卷,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李风云躬身一礼,“某之言,请代转明公,某不胜感激。”

崔钰不为所动,质问道,“为何不是齐王?”

李服崔弘升参加第三次东征,无非就是找个援手,关键时刻帮他一把,而此事在崔钰看来,如果齐王主动请缨参加第三次东征最好不过,齐王极有可能成为第三次东征的最高统帅,如此可公开支持李风云。

“你一定要知道?”李风云问道。

崔钰大怒,“无耻小人,你不要装腔作势了,如果你不想陷害儿,为何给儿挖个大坑?”

李风云尴尬不已,但还是佯装镇定,一本正经地说道,“此事说来话长……”

李了两个理由,其一,他和李子雄、李浑结盟合作,共同决策放弃齐王,以放弃齐王来拯救以李浑和陇西李氏为首的关陇军功贵族集团的严重危机,力争在南北战争爆发之前,竭尽全力谋求两京的一致对外,增加战争胜算;其二,年前关中爆发了叛乱,贼帅向海明自称皇帝,西京和东都彻底撕破脸,大打出手,两京政治危机愈演愈烈,两京事实上已走向决裂,大隋国祚和统一大业的根基就此动摇,这种恶劣局面下,圣主和改革派已无退路,双方兵戎相见,不死不休,谁妥协谁死,所以圣主即便返回东都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寄希望于以开疆安东、摧毁高句丽、打赢南北战争等一系列对外征伐来建立强大威权,以强大威权来强行镇制对手,因此现在谁也阻止不了圣主的第三次御驾亲征。既然圣主要御驾亲征高句丽,齐王就算参加第三次东征又如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死路一条。

这是联盟内部最高机密,是对当前形势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决策,是联盟生存发展壮大的核心策略,短期目标是打赢第三次东征,长期目标是打赢南北战争,而中土只有打赢南北战争才有可能逆转内忧外患之困局,联盟及与联盟利益攸关者也只有打赢南北战争才能赢得最大利益,这是毋庸置疑之事实。

崔钰后悔了。她凭经验判断,李风云每次说服她都是真真假假,机密内容很少,因此这次为了打探安东回归中土后,李风云与齐王之间的合作将向哪个方向发展,以便崔氏及时作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即便介入皇统之争也要把握好出击时机,不要重蹈覆辙把整个家族都赔了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