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部分 (第1/4页)

李风云想了一下,问道,“在你看来,第三次东征胜券在握?”

“当然。”陈瑞不假思索地说道,但看到李风云严肃的面孔,旋即想到杨玄感兵变、西疆危机、向海明称帝于关中、刘元进开国于江南,他顿时意识到自己过于乐观了,如果今年国内形势的恶化速度远远大于去年,第三次东征可能尚未开始,远征大军就要踏上归途了。

“当然没有那么乐观。”陈瑞当即改口,“明公对第三次东征有何预测?”

“很不乐观。”李道,“在某看来,形势发展到今天,从中央为卫府,从两京到地方,正在走向失控,居心叵测者蠢蠢欲动,所以看似胜券在握的第三次东征,实际上尚未开始,便已处于局部失控之中。”

“你是说……东征大军内部有问题?”陈瑞将信将疑。唾手可得的功劳,报仇雪恨的机会,如果因为内部纷争而失之交臂,岂不抱憾终生?卫府将士尤其卫府中高级军官,不会这点觉悟都没有吧?如果关键时刻把个人和集团利益凌驾于中土利益之上,岂不本末倒置?第三次东征失败,对谁都没好处,玉石俱焚的事,有必要干吗?

李风云冷笑,问道,“卫府中高级军官,是关陇人多还是山东、江左人多?”

“关陇人。”陈瑞答道。

“关陇籍军官,是关中人多,还是陇右人多?”

“陇右人。”陈瑞若有所悟。

“现在西京和东都撕破脸了,大打出手了,战场从朝堂飞速扩展,从中央府署到十二卫府,从京畿到地方,从关陇到山东、江左,无处不在。”李风云摇头苦笑,“忠诚于圣主的军队,不论是马军、步军还是水军,其精锐都在第一次东征中损失殆尽,这直接导致第二次东征受阻于高句丽的辽东城下,虽然圣主亲自督战,但一座异族边镇在远征军四面围攻下,坚守两个多月不倒,难道仅仅因为斛斯政通敌卖国?远征军本身一点问题都没有?”

“明公言之有理。”陈瑞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如此说来,第三次东征开始后,远征军即便攻克了辽东城,恐怕也要受阻于乌骨城或鸭绿水,很难在雨季前杀到平壤城下,赢得充足的攻击时间。”

“不……”李风云摇摇手,“你还是太乐观了。”

陈瑞有点不敢相信了,“难道形势比我们想像的更恶劣?”

“现在卫府中的一些大将军、将军虽然是圣主的亲信,但卫府中真正的核心力量是鹰扬府的鹰扬郎将、鹰击郎将。”李风云叹道,“卫府中有几千个鹰扬郎将、鹰击郎将,他们有多少人忠诚于圣主?他们距离圣主遥不可及,所谓忠诚圣主不过是一句笑话,他们真正忠诚的只有自己的家族和提携自己的恩主。所以以某的估猜,第三次东征开始后,忠实执行圣主命令的只有来护儿和周法尚的水师,指望其他军队杀到平壤城下,无疑于痴人说梦。”

陈瑞听懂了,但也更担心了,“如果形势如此恶劣,我们参加第三次东征岂不是一场灾难?”

“不……”李风云再次摇手,“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倾尽全力参加第三次东征,以灭亡高句丽来赢得自身的高速发展。这是上天的恩赐,天降良机,不可错过。”

陈瑞闻言,精神大振,急切问道,“何解?”

第九百七十六章 从未背叛中土

正月三十,李风云准备和联盟高层一起赶赴索头水岸,迎接十几万北上军民,但就在这时,裴宣机匆忙而来,裴世矩急召,圣主来诏令了。天籁小说。2

李风云赶到馆驿拜见了裴世矩。裴世矩也不避讳,直接把圣主诏令拿了出来,让李风云自己看。

圣主接受了裴世矩的建议,同意由李平原出任安东大军的最高统帅,不过圣主向裴世矩出了警告,因为圣主和中枢已经做出决策,命令齐王率军参加第三次东征,所以东征战场上如果出现了与齐王、白贼等相关联的不可预料之变故,则安东承担全部责任。

李风云暗自吁了口气,一直高悬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

至此为止,李风云的目的已经达到,他殚精竭虑想尽一切办法,终于如愿以偿地拿下了安东军权,但这是有条件的,而条件就是裴世矩的政治生命,如果李平原和安东大军有任何危及到圣主、中枢乃至中土利益的不轨举措,裴世矩及其所属势力必将付出巨大的、难以估量的甚至是全军覆没的代价。

裴世矩为何要接受李风云的胁迫做出这种牺牲?

李风云一目了然,裴世矩不是为了个人感情冰释前嫌,也不是为了补偿当年决然抛弃李平原的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