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ǹ藓俊?蠢矗�馐且桓銎奈�て诘墓�蹋�皇且皇卑牖岫�芡瓿傻摹�

然而不久来了机会。一天余队长亲自上门,为大队副书记(也姓余)八岁的闺女提亲。如果老陶家愿意,不仅扎根有望,还能攀上余书记这门贵戚,在三余打万年桩的计划就有了切实的保障。可事到临头,老陶家人却有些犹豫不决了。娃娃亲在三余很普遍,但对从南京下来的老陶家人而言未免有些耸人听闻。况且,这门亲一旦定下来,就再也不能变卦了,扎根之事就永无反悔之日了。

老陶思虑再三,经过和家人的反复商量,最后还是婉拒了。他对余队长说:“陶陶还小,能不能成才还不一定,不能辜负了余书记的闺女。过些年再说吧,有没有这个福气,得看他自己的努力了。”

对这门亲事,不能说老陶没有动过一点心。他的答复之所以这样小心翼翼,婉转迂回,不仅是给自己留余地,也是怕得罪了余书记。当然,得罪是肯定了的。老陶想:只有在别的地方加以弥补了。于是他更加忘我地投入到三余一队的生产建设中去。

老陶和男劳力一起在田间劳动,犁地、挖沟、割稻割麦,冬天下到戽干的河沟里撂河泥。他穿着长筒胶鞋,陷在冰冷滑溜的河泥里,用木合子将乌黑的河泥一合一合地往上撂,看见家里人从岸上走过也不打招呼。与此同时,苏群每天傍晚在村上挨家挨户地串门,为村上人治病。陶文江在家里接待客人,给人递烟。小陶上学,早出晚归。陶冯氏则管理家务,择菜做饭。这便是老陶一家下放一年后的生活图景和大致格局。现在,我该转入下一章了。

。 想看书来

小陶(1)

1

小陶生于三年困难时期。生他的时候,老陶一家没有肉吃。去副食品商店里买肉要凭肉票。肉票每人每月一张,一张肉票可以买二两肉。老陶家当时四口人,也就是说每个月可以买八两肉。这些肉票都攒着,以待小陶的出生。

一天老陶在一家商店里发现了一种肉罐头,500克装,也就是一斤肉。每个罐头只需四张肉票(八两),就是说买一个肉罐头他们就赚了二两肉。老陶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跑回家拿来积攒了一个月的肉票,买了一个罐头。到后来,老陶家已不再积攒肉票,改攒肉罐头了。到小陶出生时,他们已经攒下了五只肉罐头。

这些肉罐头是专门供应担任哺乳任务的苏群的。她将肉罐头转变成甘甜的乳汁,再供应给小陶。当然,仅仅靠五只肉罐头是远远不够的。

老陶于是来到当年搞土改的南京郊区,居然让他弄到了两条黄鳝。每条黄鳝拇指粗细,一尺来长。老陶自然兴奋不已。这两条荒年的黄鳝最终也变成了乳汁,被小陶贪婪地吸收了。

这次重逢使农民朋友回想起老陶待他们的种种好处。

一年冬天,互助组仅有的牛死了,老陶摘下手表,让他们卖了,去买一头牛。离开郊区时,老陶将带下去的所有的家当都留了下来,包括一张书桌、一件大衣和一只搪瓷脸盆。回南京后,老陶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一位当地青年读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多年以来,老陶和他的农村朋友始终保持着往来。每次来南京看病他们都会来老陶家里借宿,打地铺睡在老陶家的地板上,有时一睡就是个把月。至于到底要住多长时间?那得看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情况。

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老陶认为已有回报。他根据不多的农村生活经验,创作了一系列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后来在刊物上发表,使老陶名扬全国,终于吃上了文学这碗饭。对一个生长在城市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很难能可贵的。和农民朋友保持经常性的接触、和他们谈论农时墒情乡村野事自然十分的必要。

老陶买回两条黄鳝后的一天,从郊区来了一个农民。他走进洪武路九十六号,上了三楼,找到老陶家。不过这次没有耽搁很久,农民朋友不是来借宿的,放下一担大白菜后他就离开了。大白菜,整整的一担,而不是一棵,老陶一家激动得有些泪眼模糊了。

他们从箩筐中取出一棵白菜,这一棵还只切了一半,煮熟后关上门偷偷地享用。另外半棵白菜放在厨房里的砧板上。厨房是与邻居共用的。大约半小时后(老陶一家吃完白菜,去厨房收拾碗筷),砧板上的大白菜便不翼而飞了。老陶家人不敢声张,谁让他们如此大意,将这么珍贵的东西随手乱放呢?现在的问题不是半棵白菜,而是一担,整整的一担,弄不好的话没准会招来杀身之祸。

剩下的白菜被小心地收藏起来。每次煮白菜时更是万分在意。老陶家人常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