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 (第2/2页)

就能看出来。他率领的是羌兵,这类游牧民族出身的兵将作战勇猛,极善骑射。 赵国厉害的兵也是代地的骑兵,骑兵对战步兵算是降维碾压,是以秦国这一次调集了不少骑兵应对。 羌瘣平时在朝中没什么存在感,这次战前决策倒是说了不少话。 他道: “赵国铁骑常年与匈奴作战,十分厉害。不过我们大秦也不差,匈奴被打得不敢侵犯秦地,只好转头去欺负关东几国。” 要不是秦人太难对付,匈奴何至于整天跟燕赵死磕?燕国那么弱鸡,随便打打就行了。 倒是赵国,是块难啃的骨头。要不是燕国苦寒捞不到什么好处,想必匈奴是更愿意只打燕国的。 “我们须得防备匈奴趁机作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秦赵两大防备匈奴的主力开始互殴,匈奴只要有脑子就会想法子捞好处。要能一举重创两国,以后他们入侵中原就能毫无阻力了。 王翦捻着胡须笑道: “我秦地北境的驻兵自然是不会动的,但他赵国就不好说了。” 若是赵国一不做二不休,撤了代地的驻兵,让他们都回邯郸支援。那么秦军恐怕不得不自己派兵抵挡,到时候驻守代地的秦军就要遭受两面夹击了。 李信有点担心: “赵王昏聩,或许真能出此下策呢!” 李牧的人品是信得过的,不会为了支援邯郸调动边军。可是他们已经决定要除掉李牧了,没了李牧压着,赵王迁不一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众人对视一眼,意识到这件事还得劳烦郭开。 “想要阻拦边军北下倒也不是做不到,只需陈兵于代地和赵地之间,遥遥对峙就行。” 这样一来,在没有外力的干扰之前,两方军队都不会轻举妄动。赵军怕自己打过来会遭遇南北夹击,秦军也担心开打后没法及时支援后方的攻赵部队。 但这么做的话,就要牵制走很大一部分秦军了。 攻赵的部队自然是人数越多越好,这么多人放在对峙上太浪费了。所以在众人心里最完美的状况,莫过于用一小股部队营造出大军列阵的假象,吓住边军。 假象终归是假象,正式开战一定会暴露。那么为了一直骗下去,就得阻拦边军南下。 “正常情况下,代地的边军是不会主动南下支援的。所以只要稳住了赵王,就能哄骗边军一直在北境待着。” 至于怎么哄骗赵王,这是郭开的拿手好戏。 让郭开告诉赵王这次秦军攻赵并不顺利,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退兵。赵王根本不懂军事,只要防住了其他人跑来告密,赵王就能一直被瞒在鼓里。 这个说辞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赵王迁觉得:既然秦军没那么厉害,那干掉李牧也无所谓,赵国有的是大将可以抵御秦军。 杨端和忍不住感慨: “此次若能灭赵成功,郭开当居首功。” 打仗分明是将领的工作,但真正起作用的反而是庙堂之争。这让身为大将的他们心情十分复杂,总归有点不那么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