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怕再有人出来干扰,邓银名把自己的衣服往两边一扯,就脱了甩到一边,一下子扑到腊美冰清玉洁的身子上。紧接着,人们的叫声更加狂野起来。

田之水“扑嗵”一下,跪到了地上,对腊美嘶叫道:“腊美,是我害了你啊……”

腊美撕心裂肺的痛哭声被男人们的“噢吼”声彻底地淹没了。

田之水记的日记,到此打止。吴侗不甘心,认为田之水不可能仅仅只是记到这里就不记了,他往后面翻了一页,果然还有,但他很快就失望了。因为,一共不到两行字:“我不知道腊美到底是死,还是活。如果她死了,那么,可以说,真正地把腊美致于死地的,是我……”

吴侗合上日记,就快要天亮了。原来,田之水在二十年前,还有这么一段凄美的故事。一个城里的教书先生,头脑发了热,要去收集什么山歌,遇到了一代绝色歌女,上演了一场惊世骇俗的爱情悲剧。而那悲剧,竟然延续了二十年,都还有停止!从这本日记里,找不到任何关于鞋垫的线索。也就是说,他也没有办法找得到那张鞋垫,明天启程回家,只有和爹爹另想他法了。

闭上眼,休息一下。等他醒来,太阳升起老高,到中午了。

他下楼去结账,看到汪竹青坐在木椅上,在等他。见他下楼来,她便站了起来,对他说:“你们赶……赶路的人,果然是黑白不分,晨昏颠倒的。”

吴侗睡眼惺忪地笑了一下,说:“昨天一夜没有合眼。”

汪竹青说:“一定是看了一夜的日记吧。”

吴侗说:“就是啊,你怎么晓得?”

汪竹清说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啊,如果是我,我也一定是这样的。”

吴侗说:“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汪竹青关切地问:“怎么样,有线索了吗?”

吴侗摇了摇头,说:“什么都没有。”

汪竹青担忧道:“这,那可怎么办啊?”

吴侗说:“也许有,只是,我看不出。也许我爹爹和灵鸦寨的老辈子们才能够看得出,毕竟,日记里记的都是二十年前的陈年旧事了,现在的,一个字都没有。”

汪竹青惊道:“二十年前的故事?我猜猜,一定是一个感天动地、缠绵悱恻的爱情绝唱,对不对?我要田老师跟我讲这个故事,他一直不肯讲。”

吴侗结了账,和汪竹青一起走出了客栈。

烘江的街上,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吴侗没有心思逛街,他的心里,一直还在牵挂着姚七姐。走到腰子冲,沿冲往河边去,就是烘江最大的码头,江西码头了。

汪竹青见他要想回家,就对他说:“你也难得来一次烘江的,再忙,也要逛逛街吧?这样吧,我陪你尝尝烘江的小吃,怎么样?”

吴侗对她说:“烘江我来过的啊,我这里有朋友哩。虽然还从没好好地逛过烘江的街道,其实啊,不就是人多一点,挤一点。”

汪竹青奇道:“既然有朋友,连面都不见一下就回去了,可见,你这个人一点都没有朋友之情。”

吴侗说道:“那也不是的,我那朋友,都是道上的朋友,有事才找的。我现在想退出这个行业,就没有必要去打扰人家了。”

汪竹青问:“做得好好的,怎么不想做了?”

吴侗说:“一句话讲不清楚。哦,到码头了,你回去吧,谢谢你送。”

江西码头果然很大,如果真要好好地数一下阶梯,那青条石砌成的阶梯不下五六十级。各式客船沿码头一字儿排开,随着上下船的人的脚步,船身微微地摇晃着。船的边沿,有一些客人们随手丢弃的稻草|奇…_…书^_^网|,还有上游漂流下来的水草,一漾一漾地,像是在挑逗着对它们来说显得很是那庞大的船底儿。船老板照例叼着一支烟杆,蹲在船尾,悠闲地瞧着那些南来北往的客人们上上下下。客人有挑柴火来卖的,也有背米来卖的,还有手挽竹篮的小妹崽,以及穿得很是体面的绅士模样的商人,他们头戴礼帽,手上撑着拐杖,身边,都有下人陪着。最勇猛的算是那些扛着上好的树墩子的汉子们了,他们一路大声嗨气地吆喝着“让开让开,树墩来了。”听到他们的叫喊,人们便都纷纷避让,让他们呼啸着一路小跑地冲下船去。船上,那些精壮的船夫,和着几个婆娘们,在船舷上,就着火炉子,把昨天吃剩下来的猪下水,或者猪脑壳肉,又加了些红的辣子青的小葱,重新倒进锅子里,加火热了,就着米酒,呼哧呼哧地大吃海喝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