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古汴名

御笔亲题古汴名,

名后名谁未书明。

龙睛不点恐飞去,

留与后人细品评。

竹枝词是唐代流传在巴山蜀水之间的民间歌谣,曲调优美,形式活泼,言浅意深,直抒胸臆,记一时一地之风土民情,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安史之乱,大批文人骚客入川避难,这种艺术形式便随之流向全国。在中原地区,竹枝词已经演变成雅俗共赏的民间文学形式,从文人雅士到下里巴人都可以用它来抨击时弊,发洩感情,在没有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时代,又成了一种迅速而又广泛的传播手段。

这首名曰“古汴名”的竹枝词一经出现,立即引起游客们的好奇,很快传遍了全城。观看的人络绎不绝,议论纷纷。老方丈闻讯,也过来观看,反复阅读,仔细品味,觉得这首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内容针对残匾,语含幽默,,巧妙地解答了游客的疑问,似乎又影射其中必有猫腻,给人留下许多想像的空间,真是一篇可遇而不可求的佳作。既无署名,又无时间,姑且称之无名氏。他立马让大弟子小心翼翼地把宣纸完好的揭下来,请名师精装细裱成中堂,悬挂在残匾下面,为“古汴名”做了最好的注解,使和尚免费很多口舌。这样一来反而引起了游人更大的兴趣,“古汴名”和竹枝词竟然成了寺内一个必看的新景观。一首绝妙好词化腐朽为神奇,让一件丑闻变成佛门佳话,让寺院从不利的处境中解脱出来,这是老方丈也没有想到的。

老方丈很感激这位词作者,引为知音,千方百计去寻找他,却无结果。他很遗憾无缘结识此公,大弟子出主意说:“不拾银子谁肯起五更?避害趋利是众生的本性。如果让作者知道寺院准备用重金答谢他,他很快便会现身的。”

老方丈求贤心切,也不得不出此下策,让大弟子全城张贴告白,声明寺院重金使用“古汴名”竹枝词,请作者速来领取润笔云云。

自此,老方丈望穿秋水,依然难识庐山真面目,可见此公并非名利之徒,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意在山水之间。他未免自惭形秽,反省之余,便用这笔钱,对历年来流传在开封的竹枝词进行搜集和整理,结集印刷,到处散发,大力推广,为人称道。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两代主持

老方丈鹤发童颜,是位年高德昭、佛学精深的得道高僧,在全国的佛学界都有很高的声望。

在天灾人祸,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寺院也险陷入了困境,经济上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搞得他心力交瘁。近来他又体弱多病,辗转病榻,自知不起。好在他精心培育的大弟子已经能全面担负起管理寺务的重任,而且循规蹈矩,不遗余力地贯彻他的治寺理念,从不敢越雷池一步,“你办事,我放心”。所以他再没有什么牵挂,死也可以暝目了。

老方丈圆寂之后,大弟子顺理成章地继承他的衣钵,就任新方丈。此人刚过不惑之年,身材矮胖,肥头大耳,笑容可掬,颇有人缘。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将军一个令。”新方丈升座,站稳脚跟后,立即推行全面变革。

他牛刀小试,先在寺内实行香火供品专卖,垄断经营。游人香客进香所需的供品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数量很大,很多人都看到其中蕴含的商机,附近的穷苦人家和小商小贩便在寺内外向游人兜售这些物品,所赚便可养家糊口,但也抢了寺院不少生意。老方丈一向奉行不与平头百姓争名争利的宗旨,对此很宽容,从不干涉,各做各的生意,各赚各的钱,双方常期相安无事。新方丈对此很不以为然,谁都知道“肥水不留外人田”,做主持的缘何胳膊肘朝外拐呢?他不显山不露水,略使小计,便扭转了局面。寺里把府衙三班都头请来招待一番,许诺每月提供一笔特别津贴,请他每天轮流派几个弟兄到寺里来维持秩序。三班都头心领神会,每天安排两三个衙役在寺内外巡逻,以整顿社会治安为名,威吓、驱赶、扣押贩卖香火供品的小商小贩,没收他们的货物,使他们很快销声匿迹,寺院便成了独家生意。此举也使香客游人免除了小商小贩兜售纠缠之苦,混乱局面大为改观。对此,各方反应都很满意,称赞他出手不凡。

他又别出心裁进一步在香火供品上大做文章,一是按照香客的贫富,身份以质论价,有几个铜板的线香,有价格适中的锡箔,也有百两纹银的巨烛,拉大距离,各取所需;二是接按照施主所许愿望的高低分级定价,祈求个人平安和期望阖家幸福的要求自然不同,祈求免病去灾和期望升官发财的价格悬殊更大。菩薩也是很实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