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 (第1/4页)

“公子爱惜民力,真是菩萨心肠,只是朝鲜国民刁蛮顽劣,留之定为祸患。”肥富还是有些不甘心地劝道。

“朝鲜苦寒偏远之地,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实是鸡肋。”万磊还是摇头,“你们如果想要,直管派来来攻,我们北平军绝不帮朝鲜。”

“这个。。。”肥富脸上流露出不好意思地笑,嘴上却忙道:“我国与朝鲜国有世仇,出兵只是为了报仇,却不敢奢望夺取朝鲜国土。”

“呵呵,你们就不用自谦了,天下本就是能者居之,你们只要德能兼备,占领朝鲜又有何不可?到时候,你我两国划鸭绿江为界,永为兄弟之邦,那才更妙啊。”万磊豪爽地笑道,不过笑容里却藏着一把锋利的刀。

“公子如此仁德豪迈,堪称上国圣人。”肥富开始狂拍马屁,因为他已经得到他最想要的那一句承诺。

其实,在派出使团之时,足利义满就跟肥富亮明底线了。他本想着与北平军联合,一起攻占朝鲜,事成之后把朝鲜二一添作五,没想到,万磊居然豪爽地表示对朝鲜不稀罕,全让倭国支占,这让肥富乐得快找不着北了。

说到底,倭国之所以对朝鲜有领土野心,不只是因为百年前的宿怨,更是想借朝鲜为跳板,窥伺中原的锦绣山河。倭国本就对中原繁华向往已久,自汉朝以来就亦步亦趋地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到了唐朝,更是直接全盘唐化。

不过,自盛唐之后,中原王朝一直内忧外患不断,甚至一度被蒙元统治,汉家文明就此被打断。倭国见强盛的宋朝被胡人“胡化”,心底就不由得生起了一丝痴心妄想:胡人都能占据中原,我堂堂汉唐正统传人,也能占据中原。

这种痴心妄想就表现在一次朝贡上,洪武初年,倭国遣使来朝。朱元璋一时兴起,想了解一下倭国的风土人情,就问道:“尔国风俗如何?”

谁知那位来使的答里麻早有准备,直着脖子撅着脑袋吟诗作答:“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

只看这一道诗,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了。倭寇这帮跳梁小丑,居然敢自称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这不就是说自己是学习继承了汉唐文化正统。如果他们这帮小丑是汉唐文化的正统,那堂堂大明朝岂不成了胡化的“私生子”?!

当时,朱元璋就勃然大怒,当即就回了一首诗: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干天宪。

这首诗的文词不甚优雅,不过倭寇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诗中斥责倭国国王无道,百姓都是盗贼,还鄙夷地嘲笑其君臣剃头光脚的样子难看,说话像青蛙叫那般难听,俨然就是未开化之蛮夷。

也正是因为倭国的狼子野心触怒了朱元璋,明倭两国的关系急转直下,要不是怕重蹈元朝征倭失败的覆辙,朱元璋肯定出兵干掉这帮跳梁小丑。现在,倭国来使在万磊的面前再次暴露他们的野心,万磊非但没有生气,还巴不得倭国跨海攻朝呢。

倭国跨海攻朝,帮忙屠杀棒子,北平军只要坐山观虎斗,就可坐收渔人之利,何乐而不为?倭国刚刚经历战乱,民贫国困,这个时候穷兵黩武,就算让它攻下朝鲜,也是两败俱伤。到时候派出北平军,来个痛打落水狗,不但朝鲜唾手可得,攻取倭国也非难事。

万磊已经打定主意要玩借刀杀人和过河拆桥,他见该谈的事都谈完了,就直接让下面的书手拟定相关和约了。倭国来使见万磊有求必应,更是不停地狂拍马屁,与会的其他人见状,对他们更是不屑。

签订了和约,这一次会谈也就结束了,万磊也懒得亲自送客出门,只是让精忠卫带他们去客栈休息。这些使者刚离开,与会的铁铉就摇头苦笑道:“这些倭人,真是贼性不改。”

“就是,这些家伙一见面就要钱,接着还开口要地,实在是贪得无厌。”同坐在一旁的赵鸿儒也不满地说道。

“他们想要钱,我们就给他们钱;他们想要地,我们就给他们地。不过,他们很快就会明白,我们的钱和地不是那么容易拿的,要贪这点小便宜,以后会把血本赔过来。”万磊却冷笑道。

“贤侄,给他们钱倒也无所谓,反正用铜钱换银咱们有赚无亏,可是这朝鲜国,可不能让倭国给占了,要是让这帮跳梁小丑当了邻居,咱们休想再有太平的日子。”铁铉道。

“放心吧,这朝鲜半岛摆在那,全给他们,他们也吃不下。”万磊耸耸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