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神韵为上,形质次之,我还是略逊一筹啊。”陆成筹不以为忤,他也觉得自己的字总是少了那么一份神韵,若陈竹一味讨好恭维,他还不喜呢,“小竹说得不错,我浸yin行伍多年,这字也染上了一份刚烈之气,缺了几分灵动的神韵。”

林学则更是频频点头,他刚才故意刁难这小丫头,谁知道她不卑不亢,实事求是,腹里确是有几本诗书,骨子里确是有几分气节,让他颇为欣赏。

人说字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这话确是一点儿没错,陆成筹的字看起来虽然内敛,骨子里却透出一股霸气与老辣,而林学则的字则多了几分清高桀骜,看字识人倒更加通透一些,今天只是见了林学则的一幅字,陈竹对他的脾性就有了大概的了解。

“小丫头还有几分见识。”林学则笑呵呵的。

“不敢不敢,”陈竹谦虚地笑道,“最近正好在读虞世南的《笔髓论》,对那段‘行书之体,略同于真。至于顿挫盘礡,若猛兽之搏噬;进退钩距,若秋鹰之迅击。故覆笔抢毫,乃按锋而直行,其腕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旋毫不绝,内转锋也。加以掉笔联毫,若石口玉瑕,自然之理。亦如长空游丝,容曳而来往’特别有感触。”

陈竹每天都坚持练字,可是最近似乎到了一个瓶颈,对自己的行书越来越不满,总觉得一直写不出自己想要的那种意境。

书法爱好者们在一起切磋讨论也是常事,虽然是晚辈,陈竹还是大着胆子说了自己目前的状态。

“你且写一幅让我们看看。”

陈竹也不矫情推辞,略一思索便写了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你这字是习卫夫人的吧?”陆成筹虽然经常和陈竹品评字画,却是第一次见到她的书法。

陈竹点点头,“小时候临了很多帖,各家的有,后来喜欢卫夫人的字,临的帖也以她为主。”

“难怪呢,七分像卫夫人,还有三分倒是说不上来。”

“字是不错,娴雅婉丽,有女孩子的妩媚娇柔,钟繇曾称颂卫夫人的书法,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你还少了几分灵动洒脱的味道。”林学则看着她字评道。

“小竹最近是不是太忙了?心很不静啊,心静不下来,怎么能洒脱灵动得起来了?细看之下,太浮躁了些。”陆成筹看了陈竹一眼。

陈竹若有所思,的确最近心境浮躁,找不回小时候练字那种宁静淡泊,享受沉浸书法的感觉了。

“以你的年纪能写出这样的字,也算是很有悟性了。”林学则对她字十分欣赏,能练出这样的字可见她是下了苦功的。

“小竹,你来了,”唐平出门回来,立刻上楼招呼他们,她今天披了一件色泽艳丽的披肩,让人眼前一亮,顿觉得年轻了不少岁。

“学则,你可是稀客啊,好久没见着你了。”当年下乡劳动,林学则和陆家的关系非常好,唐平对这个小老弟也是照顾有加。

“嫂子是越发的年轻漂亮了。”林学则笑呵呵地招呼。

“咱们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也不怕人笑话。”唐平笑着啐了他一口,“你来的正好,就留下来吃饭吧。”

“也好,反正我上你们家蹭的饭也不是一顿两顿,我这张老脸可是厚得很。”林学则也不推辞。

“好,今天我就自个儿下厨让你好好再怀旧怀旧。”唐平欲转身下楼。

“奶奶,我来帮忙。”陈竹起身向陆成筹和林学则告了个罪,就跟着唐平出去了。

“你什么时候认了这么个乖巧伶俐的孙女儿?”林学则打趣道。

陆成筹微微一笑,“是我孙儿陆彦的好朋友,一个人在上京读书,我们看她一个女孩子背井离乡在这里读书也是辛苦,平日就常让她过来吃吃饭。”

“哦,好朋友啊?”林学则意味深长地笑着,“这么个冰雪聪明的小姑娘倒是可爱,我那家不成材的老2一直没遇上可心的人儿,到现在还没有成家,我看把她介绍给我儿子倒是般配。”

“你家老2也是奔四的人了吧,在过去都能做人家小姑娘的爹了,还般配呢?”陆成筹嗤笑。

“也就三十五嘛,正是男人的青春年华,我看倒没什么不好的,小姑娘找个年纪大的成熟稳重,以后生活才会幸福,你和嫂子不也差了好几岁嘛。”林学则不以为然。

陆成筹看了他一眼,“年轻人的事情我向来不掺和,你要是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