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李正风道:“好古,你这话可就不对了,正风此次前来平叛,奉得是皇上的旨意,而且为朝廷办事,也是臣子的本分,你又何须歉疚呢?”

我道:“不管是赔罪也好,歉疚也好,正风兄若不喝了这杯酒,好古内心会觉得不安的。”

李正风闻言只得道:“好,我喝,不过不能算是你赔罪。”将酒一饮而尽。我笑着又为他倒满了一杯,笑道:“没想到玉山小小县城,酿的酒倒还不错,清香醇正。爽口之极。”

李正风笑道:“你喜欢就好。”说完忽然觉得头有些晕,眼前的张好古渐渐变得模糊起来,他心中暗叫不妙。欲待说什么,可是张了张嘴,却一句话都没说出来。我叹了口气,看着趴在桌上的李正风,想了想,起身到后面唤来张渔,对他道:“你把李将军扶到内室去,侍候他歇息吧。”张渔看了我一眼道:“是,大人。”

我回到内书房,提笔写了一封信,走到李正风房中,轻轻放在他身上,快步回到自己房中,想了想,摘下腰间的宝剑,挂在墙上。又叫下人取来一身普通百姓服饰换在身上。来到后门前,正待出去,张渔从后面过来道:“大人,你要到哪去?”

我道:“我要去庐州。”

张渔急道:“大人,你不能去。”

我道:“如今庐州的几十万百姓正陷身危难之中,我如果不去,又如何救得了他们?”

张渔道:“可是大人,这样太危险了。不如让属下随同大人前往。”

我道:“不行,人太多了,很容易被叛军发现,你只管呆在这里,等李将军醒了以后,拦着他,不许他来找我。”

张渔道:“可是,大人……。”

我怒道:“你若再说,我便把你退回皇甫将军那里去。”

张渔闻言无奈,只得站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我出了后门,骑上一匹快马,望庐州城而去。

此时我和李正风带来的五万蒙古骑兵,都驻扎在庐州城外二十里处,大军未得到我和李正风攻城的命令,只是多派人手,加强巡防,严防叛军出城逃逸。

我一路快马加鞭向前急驰,四更时便已到了庐州城外,我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候到天亮,把马藏好,迈着舒缓的步子,慢慢向前行去,到了城门口。只见门外站满了头上扎着破布条,手上执着刀枪等武器的叛军,一个头目模样的人,正在那里仔细盘查过往行人。

我心里暗暗吃惊,举目向四下望了望,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推着满满一车草料过来,忙上前道:“这位老伯,不如让我帮你推吧。”

老者笑道:“多谢这位小哥。”

我推着板车,一边问他道:“老人家,你这车草料是要送到城里去么?”

老者道:“是啊,我儿子现在投在徐将军手下,专管伺养马匹,我这些草料都是送去给他的。”

第六卷 官场浮沉(上) 第四十八章 庐州

我道:“徐将军一定是位大英雄,大豪杰吧,要不怎么有这么多百姓投靠他呢?”

老者叹道:“是啊,庐州州尹是个蒙古贪官,徐将军帮我们杀了他,又将城中富户的钱财拿出来分给我们,还叮嘱手下兄弟不要扰民,我们自然感念他的恩德。”

我笑道:“原来是这样,这些蒙古鞑子确实可恨,只是朝廷已经派了五万骑兵前来,徐将军的手下只怕抵挡不住。”

老者恨声道:“这些蒙古鞑子一贯只会烧杀抢掠,如今到了这庐州城,定是又要杀个鸡犬不留,左右都是死,不如和他们拼了。”

我闻言心中暗暗吃惊,嘴上忙敬道:“老人家好胆色,让人佩服。”这里说着话,已经到了城门口,那盘查过往行人的头目却认得老者,挥挥手让我们过去了。我一直帮老汉将草料推到府衙后的大院子里,方才告辞离去。

到了大街上,便在四处转了几圈,仔细地查探了一番,把城中的布防,兵力的多寡都摸了个大概,这支叛军确实是以穷苦百姓为主,身上穿的不过是破旧的粗布衣衫,手中握的也多是些粗陋的自制兵器,只有把守府衙的几千军士衣着整齐,头戴战盔,手执兵刃,想来是徐得功从山里带出来的嫡系。若是蒙古骑兵真得攻城的话,一定可以将城池夺下,只是不知要死伤多少无辜百姓。

我在这里暗暗想着,忽有一人从后面一把拉住我,向旁边小巷中飞跑而去,我扭头看到他的脸,一时惊地说不出话来。来人带着我在街巷中拐来拐去,跑了许久,一直跑到一栋民房的矮墙后,方才停下来。我看着他正要说话,他把手指放到唇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