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 (第1/4页)

与此同时,连夜落跑的许仙—行距离钱塘县已经不足百里。

许仙的提前回归,同样也引发了一些人的动乱。特别是那家印了许仙书的书局。

第245章、来了

时间回到许仙偷偷离城那天,许仙出书的那家书局。

“父亲赚了,赚大发了!我现在方知书中所说‘洛阳纸贵’了!”掌柜儿子拨打着算盘,他的手速是如此之快,却依然没有进帐快。

随着老朱的提字,这《封神演义》是真的火了。如果说一开始只是识字的人买它,那么现在就是不识字的也会买上一本供在家中,直接拿它当神仙一样拜。

这样—来,这书局的生意自然是好的没话说。

但是那掌柜的老爹却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父亲,为何叹气?这书局可是极好。照现在这样,—本书,几十年的利都来了!”掌柜儿子高兴说。

老父叹气道:“就是如此,我才担心!财帛动人心,咱家没有这么大的财运。”

老父信道,也常以道人自居。儿子知道自己父亲爱好卜算,但是先不说父亲算的对不对,自家有没有这么大的财运,单一财帛动人心,便怎生了得。儿子已无心再拨打算盘,失声说道:“我就不信,这皇上御笔的书,也有人敢动手?”

老父却说:“你也说了,皇上御笔是给书的,可不是给咱家的。”

啪-算盘掉落。那是他最心爱的算盘,就是赚了大钱,也没有舍得换的算盘,现在从他手中滑落,掉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落,他却已顾不上这算盘。“父亲,会吗?”

“最好的结局也只是书局为他人所有。”父亲低落着。

“父亲,就没有办法了?”

“我儿,你可愿舍弃这书局!”父亲没有了办法,但是他绝不想自己一家人成为某些人盘菜。真上了桌,那生死便不由己了。

作为一名从元朝活过来的老者,他是见多了许多无耻文人为巴结蒙人、sè目人,如何耍弄笔杆子,害死多少汉人的。

“好!反正也赚了这么多银子,大不了再重开一家是了。”儿子想了—下,还是应了。

老父知道儿子深爱书局,听他应了,这才开口,说:“好,那你就把这书局送给那头名状元许汉文,以做贺礼。”

儿子却说:“许大人我知道,上次去他送贺礼,见无数破落户yù卖身投靠,他却—个也没有收。”

老父点头说:“所以我才让你去找他。”

“为什么?只因为他是状元,是那书的作者?”儿子问道。

老父说:“这只是其—、其二。他是状元,自然没人敢动他;他是那书的作者,于情于理,别人也没有抢夺的可能。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你知道为父最看重的是什么?”

儿子认真思考说:“可是他不收投靠。”

“不错。”老父欣慰地点点头,又得意说,“知道为父为什么不参加科考吗?”

儿子愣头愣脑说:“您不是考了二十五次都没有考上,所以才修道的吗?”

“你懂什么?那是我深知科考的危害。为了考上,必须大量使银子。为了赚回失去的银子,又必须在为官巧取豪夺,把百姓们的骨血都要敲碎了吸出来……”老父以他的方式为自己辩护。也不知是辩护的原因,还是羞愧的原因,总之他的脸是红了。

“父亲是说,他没有接收投靠,所以他不会兼并,不会对我们动手?”儿子深思熟虑说。

“不错。”老父点头。

儿子深思熟虑后却说:“父亲大人是否过虑了。这是大明朝,立志为天下百姓服务的众位大人,怎么会有父亲说的那么可怕?”

老父却严肃认真说:“他们说,你就信?文人士子的可怕,你是不知道。父亲做过士子,所以知道。说他们是饕餮也不为过,他们的胃口就没有饱过。吃光一个国家都是等闲,更不论说你这一小小的书局。”

“父亲,那如何是好?许大人不仅说了不收投靠,更是连夜出城去了。”

“你立即绕近路,骑快马先到大人家中等候。”

“可是父亲,去了又如何?他又不收。”

“这就需要靠这本书了。”父亲取过随身携带的《封神演义》,与儿子一阵耳语。

回到现在的时间。来到钱塘的儿子不由—阵唏嘘,不是父亲,他恐怕真会为人吃干抹净了。

就像这身下的蒙古马,也是父亲力主买下的。老实说当时有那sè目人来卖元军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