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体早已失去了感受真正生命的能力,甚至失去了挑战生命和生活的能力。你很难想象一个人拖着一副通宵狂欢之后懒洋洋的身体去干惊天动地的大事。

现在,我每天或健身,或打球,或者干脆就在外面走走,隔三岔五出去爬山、骑行。每天尽量12点睡,早上7点起,下午4点到6点关闭手机,专心运动。有的朋友觉得我的生活实在无聊,因为太过于规律。可是,只有在和自己的力量接触中,只有在和自然的接触中,人才能够真正地卸下所有的主动或被动承受的面具和标签,去感受自己,感受生命赋予的力量。

有的人已经遇到了问题。大叔是我的兄弟,是一个心宽体胖的大个儿,平时总是乐呵呵。他做事情也是个行动派,总是充满激情和信心。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最近感觉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浑身没有力气,什么都不想做,干什么都觉得没有意思。但是心里会十分着急,一着急就全身发汗、烦躁。最近时常心里发闷发慌,晚上睡觉也经常失眠。

大叔这样的一个人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也感到很奇怪。问他是不是有什么烦心的事儿,好像又没有什么具体的难题。

他是一个基督教徒,后来在参加团契的时候请了神父给他开导。神父甚至还为他驱过一次邪。但是都没有效果。大叔就这样恹恹仄仄,人也越来越消瘦。后来实在觉得不对劲了,去医院检查,结果居然有轻度抑郁症。而医生开出的方子,是非常简单两个字:运动。

这个时候,我和他才想到把问题归结为大叔颠三倒四且没有规律的生活,两人一算计,他已经有将近半年没有运动过了。于是后来他和我一起健身、打球、踢球,不到两周,他的种种症状很快就都消失了,整个人也变得精神焕发,恢复了正常。

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无处不在的社会,这些压力也进入了校园,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在压力之下,人开始寻找解脱和放松,有的人选择了不规律的生活,有的人选择了吃喝玩乐。很多人都会出现这样的状态:感到郁闷、疲惫、心慌,到处找原因,又找不到具体是因为什么事情,于是莫名其妙地被这种心理亚健康的状态控制、笼罩,迷茫而惶恐。

第5章节:

很多时候,我们六神无主,感到迷茫,感到不知道何去何从,可一切的症结却是那么的简单:缺乏运动。窝在十来平方米的宿舍小空间里面,坐在一张椅子上,任何人待久了都会烦躁不安,在这样的一种自我困扰中,人怎么能够不感到空虚与恐慌。这时候,我们并没有什么问题,需要的只是走出宿舍,把所有的负担和不安都放下,去奔跑一场,跑得大汗淋漓,让自己活起来。等到你停下来时,会重新发现天蓝水绿,花香风清。

古斯巴达人讲,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一个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活力充沛的身体的人,怎么能够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拥有魄力与激情。人成功的前提是有信心,而信心来自于人对自己的控制,一则在于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二则在于控制自己的身体,前者是意志力,后者是体力,两者兼具备的人,才有能力去挑战困难。而运动恰恰是既需要意志力,又需要体力的一项活动。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感受自己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是建立自信的不二法门。3米3花3书3库3 http://www。7mihua。com

你晚上对着电脑,点点微博,看看八卦,拖沓到半夜睡,第二天怎么可能有精神?你懒洋洋没有时间概念,睡一会儿关一个闹钟,上午睡一上午,等中午醒来,一天已经过去一半,怎么可能不心慌?你从来不运动,整个身体都处于松散的状态,怎么会不乏力疲惫?你不参加任何课余活动,窝在宿舍,与电脑和外卖为伍,怎么会不觉得这个世界离你遥远?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曾经连续三天待在宿舍里面,既没有出门,也没有运动。等到三天之后我走出宿舍,我甚至会发现来来往往的人和外面的世界有一些陌生,全身都是那么的酸软无力,再看向周围时甚至会有一些胆怯,迫不及待地想回到那个能把自己与外面隔离开的宿舍里面。逃避是人的本能,懒惰也是人的本能,就像鸦片,让人欲罢不能。要破除这种本能,唯有让运动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形成惯性,时时刻刻让自己的生命充满阳光与活力。

我从长跑和健身中获益良多。在举起哑铃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所在;在紧紧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时,我能够感受到自己那种能摧破一切的勇气;在跑步的时候,听着自己呼吸的节奏和小腿肌肉发力的收放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