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1/4页)

现在上院皇帝妃子、朝臣笔吏的住了一大堆,又总有辽朝使官出入。萧观音身份特殊,唐奕干脆让君欣卓陪着她,到城里的桃花庵暂时借住了。

正好她到了回山之后还没进过城,借此全当方便逛街了。

回到小楼前,正在琢磨是把冶铁工匠叫过来,继续干正事儿,还是歇上一下午。

却不想,楼前有人,似是等了有一会儿了。

唐奕看清来人,立刻迎了上去。

“狄帅,怎么有空来我这小楼?”

来人正是狄青。见了唐奕,狄青躬身一礼,“子浩客气!某不过是个厮杀汉,可当不起一个‘帅’字,直呼吾名即可。”

唐奕把他让进小楼,“就算不称狄帅,也得叫声师兄呢!”

狄青早年间在西北,曾得尹师父赏识,引见给了范仲淹和韩琦。而范仲淹不但颇为看重狄汉臣,还对他说‘将帅不通古今事,就只有匹夫之勇’教授狄青《春秋左传》。

是以,后来狄青不论官位高低,对范尹二人,皆以师礼侍之。对韩琦亦是尊重有加,视之为老领导。

唐奕管他叫一声“师兄”,还真的一点都不过份。

二人在厅中坐定,既然论了师兄弟,也就不那么生份了。唐奕直言道:“师兄,此来何意?”

狄青直言,“适才在课堂之上,尚有几个疑虑向子浩请教。”

唐奕一摆手,“请教不敢当,我那都是纸上论兵,居安而言兵勇,跟师兄身经百战的实战经验比起来,不足为谈。有何疑问,与兄一道讨论便是。”

狄青也不扭捏,直言心中未解之疑。

都是一些战略、战术上的问题,唐奕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二人蹙膝而谈,不知道不觉就到了晚上。

唐奕特意取来好酒让厨下把饭菜送过来,与狄青边喝边聊。

直到深夜,狄青方意犹未尽地告辞。唐奕送出门外。

“师兄,有空多来我处走动,奕虽有许多想法,然军兵之事却多有不足,还要师兄多多指点。”

狄青自是欣然应允。在朝中,他虽位高枢密副使,可一个武人处境尴尬,还真没有几个聊得来的人。

唐奕算一个!

。。。。。。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唐奕除了上课,就是和工匠们混在一起,偶尔狄青在回山之时,就会来找他聊聊。

黑子本应半个月就回来了,不过前几天传信回来,对于京中大家董惜琴能驾临应天,应天的富户、官宦如获至宝,纷纷相邀,黑子信中说,可能要延误一锻时间。

唐奕没在意,更顾不上。

因为鼓捣了两来月的炼矿高炉,终于有了头绪。

。。。。。。(未完待续。)

第292章 转炉炼钢

关于书评加精的问题,全订的,脸熟的。经常出来卖个萌的。说加个精,虽然不懂有什么用,但这都不算事儿。

但是有人起了头儿,就都跑出来要加精。。。。

也行,苍山好说话的很。可点开帖子一看,粉丝值两位数,甚至就是个大鸭蛋!我都不认识你。。。

先交朋友,然后再提要求,你就算看盗版的,群里说几句话,混个脸熟没人歧视你。我就算想拒绝也拉不下这个脸不是?

另外提一嘴,看盗版的朋友们,来起点看正版吧!每多一个正版读者,对苍山都是莫大的支持。

来了加群,每天群里抢红包也够您看书的那点花费了。

———————

之前,大宋的炒钢法炼钢,用的是开放式熔炉。说白了,就是把铸铁和铁矿放在“锅”里熔炼。

而唐奕要用的转炉炼钢,刚是封闭式高炉,像“闷罐”一样利用铁水自身温度熔炼。

与原有的铸炉有本质的区别。

可是,就算不一样,唐奕也没见过后世的转炉。但是原理是通的,唐奕一描述,工匠们再一结合经验,做出试验炉并不难。

转炉需要动力驱使,要吹气。这些也都不难,动力可以建水车,用水力驱动,吹气用人工鼓风,都不是问题。

最早的实验炉也很早以前就弄出来了,可是为什么到现在才有突破的呢?

这就是唐奕和工匠们没经验的缘故了。

首先,是耐火砖的问题;

其次,还是耐火砖的问题。

实验炉所用的火砖,是大宋最好的官方砖窑出的火砖,是专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