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十二回:迷仙引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想说什么,直说便是,何必拐弯抹角?”简文英双目凛然,似要喷出冰冷的利刃,高昂着头瞪着如妃,毫无惧色。

如妃的笑容,宁静绽放,精致的妆容后投射出不易为人察觉的鬼魅:“皇上,两位娘娘,你们瞧简尚书家这孩子,倒真是有骨气。若非他今日犯了这般大的过错,单是冲着他这份硬气,我也喜欢的紧呢。”

朱棣原本晴霁的面容,顿时笼罩上一层凛然寒光,寒光之中隐隐流动着猜忌之色:“简文英的脾气如此冲动,一时年少气盛,难以自持,做出冒犯权爱卿的事来,倒也不是不可能。”

“皇上。。。。。。”王贵妃柔弱不堪的身子,微微轻颤,双眸之中泪光潋滟:“简尚书教子有方,文英素来正直有分寸,今天的事儿又有箴儿作证,臣妾恳求皇上,千万莫要错怪了好人,令忠者寒心才是。”

朱棣斜睨了一眼王贵妃。这位出身寒门的妃嫔,多年以来虽不曾得到他的盛宠,却也自有一份细水长流、绵绵不绝的恩泽是后宫其她妃嫔所不能企及的。

每次看到她贞静慈和的面容,听到她娓娓真挚的声音,朱棣心中就会浮现出另外一个女子的音容笑貌,那个女子便是与他休戚与共三十年的结发妻子先文皇后徐思锦。徐皇后临终之前,曾经千叮万嘱,要他善待王贵妃。王贵妃又贤德豁达,颇有徐后遗风,因此朱棣待她,颇为与众不同。

朱棣的脸上,虽然有些难堪之色,却也硬生生隐忍住了。他沉思片刻,方才静声说道:“聆书所言,不无道理。”聆书,是王贵妃的闺名。王贵妃忽听朱棣重唤自己闺名,心头乍悲乍喜,眼中热泪盈眶,忙把头别到别处去。

如妃不动声色,笑道:“贵妃娘娘素来是体己的人,臣妾敬重。臣妾也恳请皇上体恤简尚书劳苦功高,不必再和孩子计较。后宫在贵妃娘娘的统领之下,向来宁静平和,臣妾也相信这样的事儿不会再发生第二回。”

简怀箴安安静静注视着如妃,安安静静的看着她做戏,再回想起如水的往事前尘,只觉得眼前这个明媚动人、浓妆艳抹的神仙妃子一般的人物,在刹那之间,幻化成一条五彩斑斓、吐着红艳艳芯子的响尾蛇。

人常说天下有三毒,黄蜂响尾妇人心。原来最毒的,不是黄蜂尾上的毒针,不是响尾口中的毒涎,而是人心。人心之毒,可如怒狸攫鼠,毒不可遏;人心之毒,又可如观音苦泪,瞬间要人性命,不着半分痕迹。

朱棣左手扶在紫檀木四方平式浮雕案桌之上,他手边的斗彩莲托八宝纹高足盆中,一朵洁白莹润的夕颜花开得正好,如珠如玉,雪白如天上最纯美的云彩,悄然拨动人的心底中最柔情、最纤细、最敏感的神经。

简怀箴轻轻叹了一口气,用足以让所有的人都心思平静的声音徐徐说道:“皇上身边的这朵小花,名为夕颜。臣女听闻夕颜这种花,盛开之时宛如夕阳落山之时最后一抹惊艳的华彩,瞬间便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也正是由于它悄然含英,阒然零落,显得格外珍贵。平常人活在清平盛世,一生之中都难得见到一回。”

她说得不甚高,却字字句句含英咀华:“今日臣女有幸在后宫之中见到,倍觉欣喜。不知道种花之人花了多少心思和精神,才栽培出如此美丽的夕颜花。诚如如妃娘娘所言,后宫果然是宁谧祥和,尤胜过清平盛世的寻常人家。纵然偶尔有不轨之人意图轻举妄动,见到皇上明察秋毫之末,自然也就消停下来。这是皇上的福气,是后宫的福气,也是大明朝的福气。臣女斗胆妄言,还请皇上恕罪。”说完,简怀箴长揖跪拜下去。

朱棣略略沉色,未几,便朗声大笑起来。他笑得豁达坦然:“好一个朕的福气,后宫的福气,大明王朝的福气!你说得很对,寻常安乐人家都难以栽培出的花,在后宫之中,居然被聆书给种了出来。可见后宫果然是极稳妥。这件事儿既然湖衣都不追究,又有你为简文英作证,朕还追究什么?若是疑心太重,岂不是连累无辜,令得忠者寒心。”

简怀箴嘴角如西风吹拂下的弯眉绽放,心悦诚服道:“皇上英明。”心中却是感慨万千,无以言语。只是眼前这个有些年纪的老人,这个原本是自己父皇的男人,果然不曾令自己失望。他是那么英明干练,那么豁然明朗。还有,那么高高在上。

简文英误闯沙洲冷这段公案,便这么不了了之。朱棣下了封口令,后宫之中的人,以后谁都不能再提这件事,违者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