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现神话般的美国梦的权力。这些新出现的医生和律师随着地位的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经济秩序正在加快自身调整的步伐,但是划分尊卑的社会制度呢?意大利人和犹太人在他们自己的医院中可能是外科主任,但是到了1960年,只有意大利人才被允许加入盎格鲁-撒克逊新教白人组织的乡村俱乐部。在乡村俱乐部中,温和的小型爵士乐队演奏出令人心旷神怡的乐曲,一对对舞伴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在名为“国境以南”的夜晚跳起了狐步舞、恰恰舞或者曼波舞。在纽约的爵士乐俱乐部,音乐家或许已经展示过先锋派爵士乐,但是在人们家中,具有现代高保真音色的立体声音响里传出的则是罗斯玛丽?克鲁尼、埃拉?菲茨杰拉德以及位居全国票房之首的桃丽丝?黛的音乐。

桃丽丝?黛活泼、漂亮,性感而不失健康,她的演唱充满了一种令人惊异的诱惑和亲密。像“星星落在阿拉巴马”和“酣睡的珊瑚岛”这类懒洋洋的抒情歌曲唱出了深夜的幽会,但是在表面上,它不仅是大乐队音乐悠扬的回声,还反映了二战后出生的美国人的精神面貌。随着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二战后出生的美国人完全掌握了国家的控制权。这一时期的美国充满自信、神气活现,桃丽丝?黛正是它在音乐风格上的化身。卷起袖子,不惧困难,迎面而上——她就是你想带回家介绍给妈妈的女孩。她是个生长在美国中西部,吃着玉米长大的女孩,而十八岁的史翠珊则与她完全不同。

1960年7月的美国,甚至在纽约市,每个人都想方设法成为同一类美国人。当然,这种尝试注定是要失败的,但是大家都在努力尝试,甚至包括那些并不想这样做的人。但是芭芭拉?史翠珊根本没有打算做这种尝试——这种心态对于一个默默无闻、相貌古怪的十八岁女孩来说是令人吃惊的,尤其是在1960年。

这种个人主义的心态使芭芭拉深受处在社会边缘的各阶层美国人的喜爱。芭芭拉似乎在思考,为什么她应该努力适应环境?她想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但是根据芭芭拉的思想作风,她不仅不可能与环境融合,而且连尝试一下都是浪费时间,她可抽不出空来。芭芭拉?史翠珊思维敏捷,步履矫健,快人快语,说话时还有着浓重的布鲁克林口音和机关枪般的速度。

她的想法似乎有些道理,她的那副容貌怎么可能与环境相容呢?没错,她的容貌确实与众不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神话在史翠珊身上发生了,在大部分时候,芭芭拉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这个神话还掩盖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芭芭拉?史翠珊从来都不丑陋。没错,她容貌独特,行为笨拙,有时看起来十分平庸。(在1994年大获成功的音乐会上,当史翠珊的一张带着胸花的、十几岁时的照片出现在银幕上时,她对自己青春期时的容貌也嘲笑起来,这位女歌手风趣地说:“有些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了。”)

我的鼻子是故意跟我的脸作对的。

——史蒂芬?桑德海姆为“我仍然在这儿”改编的新歌词,史翠

珊在1994年的音乐会巡演中演唱了这首歌

但是——她的鼻子非常大,不过——芭芭拉?史翠珊总是引人注目的。看看她这些年来的照片:在专辑《我的名字叫芭芭拉》的封面上,小芭芭拉是一个可爱、瘦削的小女孩。她的鼻子占据了脸上的醒目位置,看起来确实很迷人;而且,这张照片拍得很美。如果有人打算摸一摸这个鼻子的话,他会感觉到她面部的高低起伏。真正不太协调的是她的那双眼,又小、离得又近。不过,这双眼睛蓝得让人着迷。最后,芭芭拉?史翠珊拥有一个难得的特征:她十八岁时就变得十分性感妖娆。苗条的身材,坚强与柔弱并存,纤细的手指和五音纯正的歌喉,和所有真正的明星一样,芭芭拉举起了性感的大旗。她的性感在以前只是偶尔瞥见,现在是大张旗鼓地显现。

多年以来,包括菲利斯?迪勒和奥森?比恩在内的很多人都声称他们曾告诫史翠珊不要做鼻子整形手术。也许史翠珊自己害怕鼻子整形手术会影响她的声音。谁知道呢?关键是人们对美的自我感知在十八岁的时候达到了最高点,尤其是对那些身处娱乐圈的人,芭芭拉本能地知道,如果她接受鼻子手术的话,那将是对世俗的妥协,她的诚实和正直将被丢弃。实际上,通过拒绝对她的鼻子进行整形,史翠珊表明了她拒绝被世俗同化,她骄傲地坚持着自己的犹太人特征。

与红极一时的桃丽丝?黛不同的是,1960年还是十八岁的芭芭拉?琼?史翠珊从来没想过会演唱“顺其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