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钙谥校�行┩�镜奈恼鹿赜谧什�准段侍夥赣衅�嫘缘拇砦螅�埠驼庵纸烫踔饕逵氲嘲斯傻那阆蛴泄亍>投杂诮烫踔饕逵氲嘲斯烧庵肿鞣缑挥芯�<优�姓夥矫嫠担�堆�啊吩又舅�龅墓ぷ饔泻艽蟮娜钡愫痛砦蟆S捎凇堆�啊吩又镜姆⑿辛拷洗螅�颐堑娜钡愫痛砦蠖杂诙琳叩挠跋煲惨欢ㄊ呛艽蟮摹C�蠖��镜摹睹�苈邸返姆⒈砀�叫蚜宋颐牵�刮颐蔷醯枚杂谧约旱恼庵秩钡愫痛砦蟊匦氩扇〖�搜纤嗟奶�妊杆俚丶右跃勒�1嗉�肯终��猩钊氲募觳椋�⑶医�鸭觳榈慕峁�蚨琳咝�肌T谡饫铮�堆�啊吩又颈嗉�可钋械叵M�玫蕉琳叩木咛灏镏�幌嘈盼颐堑亩琳咭欢ㄔ敢獍涯忝撬�吹降恼饪�锷系拿恳桓龃砦缶咛宓馗嫠弑嗉�浚�园镏�嗉�康募焯帧!�

延安知识分子在新意识形态建立中的角色(10)

同期《学习》杂志还发表了一则“本刊重要启事”:“本刊因检查工作,本期出版后,暂时休刊,定于6月继续出版。敬希各地读者和经售本刊的书店注意。1952年4月8日。”本期同时转载了冯定的文章《关于掌握中国资产阶级的性格并和中国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的问题》。文章前面有《学习》杂志编辑部的一段话:“《学习》杂志本年第1、2、3期内,有些同志的文章,在关于资产阶级的问题上,犯有片面性的错误。冯定同志这篇文章曾发表在上海《解放日报》,我们认为这篇文章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现在转载在这里。在转载时,《学习》杂志编辑部对于原文的个别地方,作了修改。”

1952年第5期《学习》杂志发表了胡绳、于光远等署名的检查《我们的检讨》,文章前面也有编辑部一段话:“为检讨《学习》杂志的工作,我们举行了直接参与编辑工作的同志的,包括胡绳、于光远、王惠德、林涧清等人的会议,在会议上,着重地检讨了参与编辑工作的同志自己写的文章。此地发表的就是胡绳等同志所写的主要以这些文章为对象的检讨。”同时在本期的“读者来信”专栏里,还编发了一组“读者对于本刊在资产阶级问题上所犯错误的批判”。

于光远回忆说,第4期出版后,不知道谁(他估计是胡绳)起草了以*部长陆定一的名义作的《关于〈学习〉杂志错误的检讨》的报告送中央。这个报告是1952年3月29日发出的。陆定一送出这个报告,于光远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并没有就此事批评于光远和王惠德。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于光远和王惠德没有感到很大的压力。杂志停刊三个月后的1952年8月出版的第5期,第一篇文章便是用胡绳、于光远两人名义发表的《我们的检讨》。这个检讨是胡绳主动写的,而且他愿意署名,理由为他是分工联系政治教育处的副秘书长。于光远说:“按理这个检讨是应该由我写的,胡绳是没有任何责任的,但是我没有同他争‘检讨权’。写检讨毕竟不是件愉快的事,尤其是我的头脑里对这次错误的性质还没有弄清楚。由胡绳来写,我就可以不去伤这个脑筋了。因此我对胡绳有一种感谢的心情。但是检讨中所作的自我批评,我和王惠德并不都同意。尤其王惠德,他没有在《我们的检讨》中署名,《检讨》中关于他的话却说得不少,其中有检查自己有教条主义习气的那些内容。但是《我们的检讨》既没有上受‘托洛茨基袭击’‘半托洛茨基主义’的纲,也没有上‘违反党的路线和政策’的纲,却用比较长的篇幅检讨自己有教条主义的习气,那是个避重就轻的说法。”

在胡绳写的《我们的检讨》中,认为《学习》杂志空洞无物的、没有具体地分析什么具体问题的文章,的确是不少的。在最近几期中,有些文章关于资产阶级问题犯了片面性的错误,也和教条主义与党八股的倾向有关,对杂志上关于资产阶级问题的几篇文章的错误,文章认为,也是不能辩证地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表现。教条主义者的特征倒还不是在大量地运用书本知识,而只是在极端地缺乏对具体事物的分析研究。因为缺乏这种分析研究,就自然是空洞无物;为了掩饰空虚,就去引用*列宁主义文献中的个别文句,凭自己的武断和臆测而加以引申发挥。

延安知识分子在新意识形态建立中的角色(11)

《我们的检讨》同时还对所谓洋八股或党八股提出了批评,认为看起来说得似乎头头是道,但是禁不起逻辑的追究,其语言是贫乏、枯燥而且混乱的。这种八股的文风是严密的逻辑性和纯洁而丰富的语言的敌人,人们如果不是认真地从事实出发,就不可避免地会作出牵强附会、强词夺理的辩论。应该说这个认识还是深刻的,但在后来的工作中,并没有得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