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上拜访,将升职的消息提前告诉他,这样处理好武学中上下级的关系,裴光庭既不是张党,也不是源党,但其父裴仁俭所率领、提拔、推荐的副将偏将不少,像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都是为世人公认的名将,经其父鉴识推荐而做到刺史、将军的人也多达数十个,在大唐军中有极广的人脉……”高力士殷殷关切之意,溢于言表,竟像对待自家的子侄一般,反复叮咛。

“李岩谢过恩师提点!”李岩眼圈儿红红,第一次称呼高力士为恩师,真心实意地叉手为礼,心里却已把高力士的一番话默念了一遍,牢牢记在心里,此中的关节可是千金也换不来的。

高力士欣慰地笑了:“去吧,岩哥儿,切记,在人前还是叫我高将军。”

李岩抬起头来时,眼角隐隐有泪光闪动,点了点头,告辞转身而去。

看着李岩的背影消失在宫门,高力士擦了擦眼角的泪,喟叹了一声:“岩哥儿,这孩子总是这样重情!待师待父,都是一样的纯孝。”

出了兴庆门,郭子仪,杜希望迎了上来,郭子仪兴高采烈拱手道:“李昭武,不如我们寻个酒肆,兄弟几个喝杯酒,庆贺庆贺。”

杜希望眼中也是殷切感激之意,望着李岩。

抬头看看天色,李岩估摸着也就是申正时分,离兵部下值还有半个时辰:“也别去什么酒肆,那儿人多口杂,我府中的美酒佳肴齐备,我们兄弟边喝酒边聊聊武学的事。”

“几乎忘了你家的山中仙酿,走!”杜希望和郭子仪同时叫了起来,随即跟在李岩身后,翻身上马,直往平康里李学士府第而去。

进了府,李岩就听见隔壁公主府的哀乐传进耳里,脑海中泛起永穆公主哀哀的面容,得让姐姐开心些,小妹腾空刚回府里,将她拉到一旁,低声地吩咐了几句,李腾空面露惊喜之色,点了点头,雀跃一般往隔壁公主府报喜讯去了。

三人在中院的花厅坐下,奴仆奉上茶点,李岩吩咐他们:“赶紧的准备几个下酒菜,开坛山中仙酿。”

李岩端起茶杯:“兄弟以茶代酒,先敬二位哥哥一杯!”

头一偏,郭子仪挥手,不满意嚷道:“那不行,我等兄弟,要喝就喝山中仙酿那样的烈酒,清茶还是免了吧。”

淡淡地笑了笑,李岩望着偏厅外色彩丰富的庭院秋色,缓缓道:“庭院中春荣秋枯,一场繁华过后就是一片凄凉。郭大哥,杜大哥,你们别看我今日三迁,恩宠无比,就如花团锦簇的春景儿,难保没有秋冬的萧索枯寂,今日朝堂之上,权倾一时的中书令张说就因为不检点,抢了圣人的风头,被勒令回府闭门思过。”

伴君如伴虎,今夕不知明朝事,两人也是粗中有细的人物,听得李岩坦诚真切,心中瞿然一惊,端起茶杯,异口同声道:“谨受教!”

一杯热茶下肚,有了几分君子之交的味道。李岩站起身来,眸子明亮,透过打开的交窗,望着一碧如洗的蓝天,有只雄鹰在天际翱翔。

“李岩之志,不在日日勾心斗角,为权位在朝堂争宠,咱们兄弟也不玩虚的,出塞击胡,如那只雄鹰一般展翅翱翔,长空万里。”

想那皇帝李隆基在开元后期,年老怠政,不惜国力,开疆扩土,边将贪功,胡乱杀胡邀功,逐步升迁上来,大唐的军权由边塞的胡将掌握,才酿成了安史之乱。

历史上,把持相位十九年的父亲李林甫,仍然没脱了兔死狗烹的下场。

或许,我能通过改造这朱雀大街,转变朝中当权者理政安民的思路!或许,我能通过这羽林武学,压制边塞胡将,延续大唐辉煌的盛世。

也给自己这个穿越者找一条自保之路。

一个月来,李岩在军营中与羽林骑摸爬滚打,身先士卒,从不叫苦喊累,已赢得了郭、李二人的尊敬,更何况他提议的军姿队列,三操两讲的训练方式。

李岩亲率的五百羽林骑已有几分脱胎换骨的味道。

即是皇义子,李岩又身兼文武要职,识见更是远杜,郭二人,他们相互看了一眼,拱手道:“愿随李昭武骥尾,出塞击胡,开疆扩土。”

瞧着日后这两位中唐名将,李岩虚荣心作祟,他们说的话自个儿爱听。

酒菜上来,三人却没有多少闹酒的兴致,细细筹划起武学的事宜。

“我们办这武学,以实战演练为主,不能像圣人所说,成为一群纸上谈兵的赵括。”杜希望善于思索总结,道出羽林武学办学方向。

“武学可以请百战余生的老将作博士,也可奏请圣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