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椎穆槭±砉ぱг骸�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戴上硕士方尖帽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MIT)其实是清朝时的译名,那时候把马萨诸塞州译为马萨诸塞省,于是也就译为麻省理工学院。学校创建于1861年,如今拥有6个学院、8个研究所,早已是大学规模,而马萨诸塞州如今按照标准的音译应为马萨诸塞州,所以“麻省理工学院”准确的译名应是“马州理工大学”。只是“麻省理工学院”这译名用惯了,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麻省理工学院坐落在波士顿剑桥镇。波士顿是马萨诸塞州的首府,是大西洋畔美丽的城市。波士顿是一座书香浓郁的文化城、大学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两所美国名校比邻而居,成为波士顿的城市名片。如果说,哈佛大学相当于中国的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便相当于中国的清华大学。很巧,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也比邻而立。

镶着白色窗框、用赭红色砖头砌成的楼房,古堡式钟楼,绿地毯一般的草坪,百年老树几步一株,古色古香的麻省理工学院安谧而典雅。钱学森来来回回于用红砖铺就的人行道上,这人行道被人们誉为“通往知识之宫的红地毯”。

麻省理工学院精英云集,被誉为“世界理工大学之最”。曾经有7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或工作。

麻省理工学院功课很重,这里的学生必须拿满360学分才能毕业,少一分也不行,这跟交通大学差不多。在交通大学“身经百战”的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很快就适应了环境。美国有句俗话说:“麻理的学生不会读,哈佛的学生不会算。”擅长数学的钱学森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理所当然挥洒自如。

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只花了一年时间,就戴上了航空工程硕士的方尖帽。

尽管学业成绩不错,但是作为实践性很强的飞机机械工程学生,钱学森本来应该去美国的飞机制造厂实习。可是,当时美方规定,美国的飞机制造厂只准许美国学生去实习,不接纳外国学生。钱学森不由得记起他的导师王助在美国波音公司的遭遇:当时,王助已经是波音公司的总设计师,尽管“B&W…C水上飞机”的设计、制造都出自王助之手,但在进行飞行测试时,美国方面却不允许王助进入测试场地,因为王助不是美国人,担心他会偷学“美国最高航空技术”!

钱学森只得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即从飞机机械工程转为研究航空理论。航空理论需要大量的数学计算,而这恰恰是钱学森的特长所在。

美国的航空理论研究中心不在麻省理工学院,而在洛杉矶的加州理工学院,那里的冯·卡门教授是航空理论研究的权威。

于是,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之后,便决定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

钱学森的“影子”

走笔至此,该提一下一个对钱学森“紧跟紧追”、如影随形的人物,名叫钱学榘。

对于今日的中国读者来说,钱学榘这名字远不如钱学森那样熟悉。然而,如果换一种说法,即“钱永健之父”,那么十之*的读者就明白了。

钱学榘是钱学森的堂弟,关系之密切不亚于亲兄弟。

钱学榘,1914年出生于杭州。通常钱学榘被说成是1915年出生,因为这是他在美国的墓碑上刻着的出生年月,实际上他是1914年出生,比钱学森小三岁。

钱学榘的父亲叫钱泽夫(钱家润),跟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钱家治)是亲兄弟。钱泽夫有一子一女,即钱学榘和钱学仁。钱均夫唯有一子,即钱学森。

后来,钱学榘家道中途没落,作为叔叔,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负担起了钱学榘姐弟的学费。钱均夫对钱学榘视如己出。平日,钱均夫在钱学榘面前话语不多,但是在关键时刻,会用三言两语激励的话,催促他上进。

钱学森、钱学榘两兄弟有着极其相似的学历,由于钱学森年长于钱学榘,所以钱学榘几乎是前脚后步追着钱学森的步伐,仿佛成了钱学森的“影子”:

钱学榘在杭州安定学堂(杭州七中的前身)毕业之后,1931年8月,年仅17岁钱学榘考取浙江大学,在考生中总分排名第十一,应当说是很不错的了。浙江大学校长是钱均夫的友人,打电话给钱均夫,表示祝贺。

可是,钱均夫对钱学榘却说:“你考取的只是浙江大学,你森哥考取的是交通大学呀。”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