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1/4页)

的,一个英名将军,比一个失败的将军还不如。

周仲孙的大爷爷周楚,不过是一时间拿出匹夫之勇,在成汉国反扑东晋王军的时候,周楚就是坚持了一天时间苦战而已,倒是成汉国的军队都无心打仗才是真的,根本就不用东晋王军来造谣生事,成汉国与氐族人之间闹翻了,这个国家必然会走向灭亡,不被东晋王军灭亡,氐族人自然也会取代李家人物。氐族人之所以没有及时取代李家人物,原因很简单,西北凉州的张家王朝正在扩张,张家王朝挤压了氐族人的生存空间,张家王朝又不想来到成都,认为成都李家人物留着还有用处,张家王朝表面上继续声称效忠晋朝,正式因为东晋遥遥天边,派出使者不过就是要打着晋朝的旗号来保存自己。

周仲孙的交待,根本就没有提到过凉州的张家王朝,没有提到那是因为他周家与张家人物之间秘密有来往,这个来往是背着朝廷司马家族的皇帝的。周仲孙死死不肯交待出来,周家与张家暗地里有哪些来往,有多少来往也是从不交代。周仲孙就是认定一条,张家王朝的使者来过成都而已,周家不过是代替朝廷行驶接待应酬的职责罢了,张家派出来的使者不过是在成都做短暂逗留,没有?的事情发生过。至于成汉国手里,倒是有非常多的暗地来往,这才是周家能够顺应天意跟着桓温都督灭亡李家的理由,朝廷降旨,必须惩办李家扣留使者的罪行,而周家是给朝廷惩办李家人物的主要经办人物,当然自己也就没有什么通敌的罪名,别想把通敌的罪行扣押在周家头上。

周仲孙生怕李焉一伙儿知道真相,凉州的张家王朝对于晋朝司马家族来说,实际上恰好是敌人而不是政治上的君臣盟友。张家人物从来没有给东晋朝廷效力过,东晋朝廷怎么可能会把张家人物当作朋友呢,凉州张家人物,不过是原来司马家族手下一条走狗的后代,早就忘记早年西晋朝廷的时候,司马家族对于张家祖上是如何恩宠了,见利忘义数典忘祖,这才是东晋皇帝对凉州张家的真正评价,巴不得他们早早给反贼给灭了。张家人物要是和李家人物开战,那才是朝廷里需要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东晋朝廷希望不费吹灰之力就恢复西晋朝廷的版图,可是就连手底下的官员都驾驭不了,谈何复国,能够偏安一隅就足够了,根本就不希望什么匡复晋室。

对于周仲孙来说,李焉不听号令,实在是大错特错,他误会自己这个好人了,冤枉自己还不说,还将自己捉拿囚禁,实在是兵谏造反罪不可恕。周仲孙虽然不是什么廉颇请罪韩信用兵霸王反秦,但是他认为自己是有作为的一个将军,至少他并不喜欢打仗。可是,周仲孙无法证明自己不喜欢打仗,凡是喜欢打仗就是有罪,这一点狡辩是没有用处的。周家在成都三代,与氐族人打了多少次战争,只要是知道益州的人都会知道,周家就是氐族人的刽子手,一个刽子手的世家。?的他可以狡辩,他身边多少兵书谋略,没有一套完整的四书五经,有的只是孙子兵法,鬼谷要诀。周仲孙要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兵法家非常的困难,诸子百家,他只有兵法家一家,?的都是多余的,李焉一伙儿审问周仲孙,有没有?的藏书?周仲孙回答说哪里有啊,他整天在战争面前疲于奔命,从来没有那份闲工夫去读什么四书五经,要说地图,他早已在被俘之前销毁,就算被活捉,也不让地图流入叛军手中,地图不是老百姓应该见到的,叛军一伙儿要想找到军事地图,那就得对待周仲孙客客气气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继续交待(41) '本章字数:3042 最新更新时间:2011…03…30 17:40:29。0'

写字不过是因为见到的竹简多了,周仲孙早就对竹简讨厌得要死,竹简上写满了字体,有什么用?当不得饭吃又不愿意给百姓看,要当作自己私有的也没有必要,周仲孙喜欢与上一代一样,让手下来做这等事情,读书是参谋参军们做的事情,他不过是把自己不喜欢的竹简当作宝物赏赐给手下罢了,凡是他过手一遍的东西,才能够给予身边的人作为物品,这本是皇家的道理。手下使用的物品不是上级知道的,就得要让手下上交,不能作为自己私有的物品,藏匿隐瞒不报或者转交他人拒不上缴都是死罪。

这样,手下就给控制起来了,手下的物品都是一级一级使用下来,从皇帝那里使用下来传到周仲孙这里的。周仲孙总是给手下编制皇帝派来使者的假消息。他需要散布假消息来掩饰他手里的物品都是皇帝允许他使用的,这样手下就会死心塌地跟着他。但是周仲孙没有忘记,他上面有一个桓家做得比周家还严格,渐渐地桓家的使者代替了皇帝身边派来的使者,益州成都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