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刘备一登场,就施展权谋,宣称自己是汉室宗亲,为将来名正言顺地树起复兴汉室的大旗,招揽天下英雄做好准备;真可以说是高瞻远瞩的大谋略。

这种谋略在当今仍然广泛运用,而且很有效。共产党在夺天下时,毛泽东认识到以建立社会主义的旗号,争取不到广泛的支持;他不打列宁的旗号,而高举孙中山新三*义的旗号,宣称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实行新*主义革命。

在商业竞争中,有商家打出正宗百年老店、百年名牌、祖传秘方的旗号,招揽顾客。

诡道两招:战胜强敌的艺术(1)

诡道两招:战胜强敌的艺术(1)

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三十六计是诡道的实用。

兵法所说:示弱于敌与围师必阙,属于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

历史上的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他不只是高举道义大旗的旗手式领袖,也是在战场上浴血搏杀出来的马上皇帝。

《三国演义》在开篇第一回合的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就让刘备表现出枭雄本色,展现军事才能。

刘备投奔幽州太守刘焉,首战:张飞、关羽斩杀黄巾军将领邓茂、程远志,初露锋芒就展现出“于万军阵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本色。

刘备奉命与邹靖率兵去解青州之围,黄巾军人多势众,刘备兵少难胜。憨厚相藐的刘备很懂诡道,深知要遇强智取,出奇制胜:“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

刘备玩出“示弱于敌”的兵家诡道,利用山隘狭窄,设下埋伏;他诈败诱敌,关、张率伏兵杀出,大败黄巾军。

刘备初露枭雄锋芒,《三国》有诗为证: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第二回:刘备又跟随朱隽围攻宛城的黄巾军,宛城断粮,黄巾军请求投降;朱隽不允许。

刘备说:“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

朱隽批评:“彼一时,此一时也。昔秦、项之际,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

刘备的主张,透露出他是刘邦那样的乱世枭雄。刘备只能怪自己当时心有余而力不及,不能实行这王霸诡道;让奸雄曹操实行,招降黄巾为麾下劲旅。

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深知诡道的刘备,又向朱隽建议采用“围师必阙”的兵家诡道。兵法说:大抵围师必阙,阙之前多有险伏。这就是说,不要把敌人包围得犹如铁桶,穷寇勿逼,逼急拚命。按刘备的话:“贼乞降不得,必然死战。万人一心,尚不可挡,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穷寇勿逼,围师必阙,不给敌人玩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家诡道。当年韩信就是玩这诡道,背水一战,打败围攻的强敌。留一个缺口,放一条生路;缺口处布下“口袋”,诱敌逃生钻“口袋”。

朱隽采纳刘备的建议,用“围师必阙”的诡道,歼灭宛城黄巾军。

《三国》描写刘备在剿黄巾时,连玩“示弱于敌”、“围师必阙”的诡道,还主张采用“招降纳叛”的政治权谋,告诉读者刘备绝非忠厚仁者,而是诡诈枭雄。

“示弱于敌”、“围师必阙”的兵家诡道,不只是运用在军事上,通用于整个社会斗争。

政治家采用“示弱于敌”诡道,击败对手。被选入《古文观止》的《左传》故事:郑伯克段于鄢,就是政治家运用“示弱于敌”诡道的典型例子。郑庄公接连向他的政敌共叔段示弱,设下“埋伏”,引诱共叔段来攻,钻入圈套,名正言顺地予以歼灭。

还有精通阳谋的政治大家,采用“示弱于敌”的诡道,设下“埋伏”,引诱反对派毫无顾忌地攻击,彻底暴露;待到秋后算账时,“伏兵”杀出,一举歼灭。又采用“围师必阙”的诡道,留下“坦白从宽,检举立功”的缺口,瓦解政敌负隅顽抗的心理;张网以待,一网打尽,不叫有漏网之鱼。这诡道玩的,真是:前无古人,后难来者;登峰造极。

诡道两招:战胜强敌的艺术(2)

诡道两招:战胜强敌的艺术(2)

《三国》中的司马懿,在与曹氏集团斗争时,先采用示弱于敌的诡道,不断退让,还做重病秀,蒙骗政敌;他布下“埋伏”,抓住战机,果断出击;司马懿又采用围师必阙的诡道,留下“去做富翁,享受生活”的缺口,引诱曹爽不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