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所以,记住,合法的事情不一定符合道德,不道德的事情必定伴随着损人利己或伤害,合法的事情也可能杀人。说谎出于善良的目的,也许需要,但是不加求证散播流言,却一定是在说谎,而且这样一种谎言永远不会是“善意”的,虽然内容不一定为假,但在散播的人这里却一定是假的,因为他在尝试让听的人相信他说的是一个“事实”,虽然他其实根本就没有求证过,他自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那么,散播者就应该受到谴责,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因为他在做一件不道德之事,十有*,如果流言散播的结果是一个恶果,那么他不会负责,散播的过程往往是他满足自身欲望的一个损人利己的过程而已,也许是为了炫耀他的见多识广,也许是为了影响事情的导向,从中分一杯羹,也许是……这样的一类人,经常躲在阴影里,等待着趁火打劫。

杰克逊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但是他倒在恶人的刀下,帮凶是某些媒体,根源,是那些人们心中邪恶的欲望。当天使降临人间的时候,知道人们会怎么想吗?有些人感叹他的纯洁和美丽,有些人感动于他的歌声,有些人想求助于他,有些人……而还有一些人,觑觎着他那双洁白的翅膀。

这个世界不美好,但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因为其实世界很美好,只是社会太残酷,虽然好人多,坏人少,然而好人会做坏事,不是因为好人不好,而是因为坏人太坏,所以我们要为之努力的,是要让好人更多,坏人更少,好事更多,坏事更少,也许是减少坏人,也许是感化坏人,前者靠法律与国家机器,后者靠道德与教育。从个人做起,是第一步。

愿天国没有世间的喧嚣。

已经记不清确切的时间,不知道自己确切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经常写写东西,大概应该是高二开始?应该是的。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写作于我一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所以我的作文少有突破80的,高考似乎还离了题。所以在那段时间里,我已经习惯了随便写写应付应付。而从高二开始吧,那个时候上网一年有余,在网络的“熏陶”之下,偶尔会很想写些东西,没有人给我命题,也没有人告诉我必须满足什么要求,也没有人限定我必须什么时候交,一切都只是因为我想写,没有什么顾忌,没有什么束缚,随心所欲,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写了。一开始的文字大概很粗糙,一如我交给语文老师的作文,坑坑洼洼的,也没有什么明亮的感觉,很多时候更不懂得怎么去修饰,唯一可取的是,那都是真实的,来自我内心的感受。然后我开始明白,写作并不难,难的是迎合他人去写。如心有所思,略有所悟,则写作好比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就像好友相聚品茶说古谈今,没有比那更轻松自在的了,则是将言语写于纸上罢了。若是在限定的命题之下,在他人给予的条件之下写作,除非心有相关的领悟和灵感,否则就好比要巧妇去做无米之炊,哪怕技艺再高,也无能为力,只怕要愁白了头发也未必能有什么进展。当然,如果她懂得自己去买米,也就是作者懂得自己去找灵感,那还是有一条“生路”的,只是容不容易,能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已。所以,写作,无论是自由也好,不自由也好,应该忠实于内心,我语我所想,我写我所思,则能下笔有神,触动人们的心灵。说话,做事,为人,也类似如此。

高二的时候我是班长,吸取了初三当班长的教训,我不再将部分扰乱纪律或不遵守规则的同学对立起来,而是尝试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我初步懂得了将心比心,将成绩从评判标准中拆除了。于是,在我的尊重下,他们也开始尊重我。也是那段时间,让我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有些本质的东西是共通的,无论经历什么也是不会完全消失的,只是需要我们多一些理解而已。于是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人与人之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以及为什么。然后经常在早读时间站在讲台上抱着大家皆我弟兄与姐妹的心态与大家分享我的所感所悟。已经不记得具体有多少个早晨我是站在那个讲台上了,但我记得那是一段很长的时间,然后我们班级开始慢慢发生变化,我获得了与初三当班长时完全不同的感受,特别是来自处于对立面的成绩下游的“兄弟们”。那段时间的思考与经历对我产生了非常深远地影响,让我开始可以从一个比较淡然的角度去看待很多事情,在想通了很多“什么”与“为什么”之后,不知不觉间,我的思维学会了纵向越加深入地思考。那几个月的时间让我好像突然“长大”了好几岁。我的心态也在那段时间发生了比较显著地变化,虽然我的作文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80以下徘徊,但我在网上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