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呼——”

半个时辰后,宇文邕长舒口气,权衡再三,终于下定了决心。宇文邕是一国之君,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所以他必须小心谨慎。

“不知诸位爱卿对韦爱卿的看法有什么意见?”宇文邕恢复了威严的模样,静静地看着下放问道。

大殿中,除了自玉璧城连夜赶来的勋州刺史韦孝宽,齐王宇文宪外,还有赵王宇文招等人。

此时见宇文邕询问,宇文宪与宇文招对视一眼,宇文招行礼后率先开口道:“陛下,微臣以为韦大人三策最佳。齐国终将为我大周覆灭,我们为何不将自己的损失将至最低呢?”

“臣附议!”宇文宪也走上一步,躬身行礼。

宇文邕点了点头,然后坐直身子,目光湛然而威严地看着下方说道:“既然如此,伐齐之事暂缓。韦爱卿,虽然齐国目前自顾不暇,但我们却不可不防,你这便返回玉璧城,外松内紧,切莫让齐人得了可趁之机。同时要加紧暗中囤积粮草,为将来伐齐做准备。”

“遵命!”韦孝宽连忙躬身答道。

宇文邕轻“嗯”了一声,然后道:“尔等先退下吧!”说着,宇文邕轻轻挥了挥手。宇文招和宇文宪连忙行礼,然后一同悄悄退去,偌大的大殿霎时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六月初五,北周之主宇文邕派遣开府仪同三司伊娄谦和小司寇(司法部副部长)元卫一同自长安出发前往北齐聘问,同行的还有齐国宜阳王赵彦深。宇文邕的目的其一乃是原谅高兴在长安犯下的错事,与齐国恢复邦交,其二则是评估齐国时局。

六月初六,宇文邕在齐王宇文宪等一干文武陪同下,自长安前往云阳宫(陕西省泾阳县西北),命太子宫右宫正(次席总管)尉迟运兼任司武(国防部次长),与薛公爵长孙览一同辅佐太子宇文邕留守长安,处理国事。

宇文邕启程前往云阳宫时,高兴已经来到南青州十日光景。当淮河之地,高长恭王琳二人与吴明彻博弈之时,高兴的青州军也未闲着。

五月十五日,留下鲁智深率领三个师的兵力严密防守青州,高兴则率领两个师的兵力日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丐帮和特种部队的配合下,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胶东半岛北部的胶州。

高兴用十日时间稳定了胶州局势,然后留下两个旅的兵力由姚忠镇守后,高兴则再次闪电南下,几乎用同样的手段将光州拿下。稍事休整后,高兴入驻南青州。

如此一来,青州与南青州南北相望,而胶州和光州则被隔在身后,整个胶东半岛连成一片,完全落入了高兴的掌握之中,高兴也基本上实现了初期的战略目标。

有了青州的前车之鉴,胶州,光州,南青州三州的大族富户自然不敢太多造次。虽然心中对高兴甚是愤怒,但面对着雪亮的钢刀,敢于鱼死网破,漠视自己生命的人还真不多。

而对于广大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的平民百姓来说,高兴实在是他们的福音,救世主一般的存在。因为高兴,他们终于再次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生存的根本。

由于连年的战乱灾祸,除去在寺庙道观中混吃等死的教徒们,北齐百姓并无多少,尤其在胶东之地呈现出的更是地广人稀的景象。高兴直接将所有富户剥了一半,再按照人头分发下去,落在百姓手中的土地实际上非常客观。

因为胶州和光州地处大后方,所以高兴虽然同样整编了乱军,但却只是甄选出一万余体格最为健壮者组建成两个师,其余之人则作为后备役,一边训练,一边屯田垦荒,储备粮草。

第二百三十七章 小娘子;请留步

“嗯”,高兴鼻腔中发出一声沉闷的呻吟声,他眉头轻皱,脸上带着似是舒爽,又似是疲惫地神色,四肢先是蜷缩在一处,然后再竭尽全力地舒展开来。

如是再三,高兴才停下动作,缓缓睁开紧闭的双眼,一骨碌从床榻上爬将起来,挑开薄薄的帐幔,将目光窗外投去。

一股清凉的晨风吹抚在脸上,让高兴一阵神清气爽。屋外,晶莹地露珠随着摇曳的树木花草的枝叶飘摇荡漾,打折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七彩的光芒砸落在地面。

“奢侈啊,一觉睡了这么久!”高兴长长叹了口气,迅速穿上鞋袜下得地来。

自从来到这个纷乱不休的时代,睡觉这个对于凡人来说必须的生理需要在高兴身上却是极其奢侈的事情。除了繁忙的公务,高兴还必须坚持修习《长生诀》。强大的力量,尤其是真正切切掌握在手中的力量才是生存的资本,才是实现理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