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这个……我想去颁奖典礼上看看,不知你能不能给我两张票!”杨微在萧然面前总是表现得很小女人。

萧然顿时恍然大悟,他终于记起来了。金像奖刚创办的前两届都只是圈内人的游戏,几乎没有外人能够进得去。而到了第三届才获得了无线的鼎力支持,决定进行电视转播,结果让无线平白无故的赚了上百万。

不过,这票确实不太好弄,很是紧俏。可是,千万不要忘记,萧然都是这届的被提名者,要弄几张票倒是不难的。只是他手头上的票给了萧涵,要想弄票,就得打其他的主意了。

想了一想,他便盘算出,以王京的交游广阔,手上纵然再多票,都只怕是不够的。不过,嘉禾手上的票肯定不少,想到这里,他便露出阴险神色望着在一旁看电视的魏东灵:“阿东,你在嘉禾做事,这事可就得靠你了,不要装做没听到!”

魏东灵尴尬的笑了笑转过头来,刚才他的精力哪是在电视上,根本就是竖起耳朵在听两人的谈话。他狠狠拍了拍胸脯保证:“放心,两张票是小意思,就算凭我拿不到,难道摆出你的名字还拿不到吗?回头给你送去!”后一句话却是对杨微说的了。

四月四日,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萧然不是明星,当然没有影迷,同样也没有红地毯走!不过,他倒是忘了,现在还没有红地毯这个规矩……

第二十三章 见证金像

萧然很清楚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历史,这是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的,创办之初并未预想到今后金像奖会成为香港电影届最重要最具有权威性的电影活动。不但成为了香港电影人心目中的‘奥斯卡’,而且还是华人电影届中最受人关注的活动,其背后还有无数的华人支持喜爱。

香港金像奖跟大陆台湾的诸多电影奖项相比较下虽然有着些须地域上的限制,但因为缺少了某种意识和形态上的牵绊,所以在评定上往往可以更加地专注商业和艺术的平衡,所以一般金像奖都能够包囊大多优秀作品与人物。

只是萧然更知道,未来香港电影的不断衰退,如今更下滑到十余年来做低点,而作为与香港电影息息相关的香港金像奖也渐渐失去往日的尊贵被人忽视。

他更加知道,由这时期到往后的十余年里,金像奖上可谓是竞逐激烈无比。如果说拿现在落选的影片去二十年后参与角逐,拿奖是十有八九的事,可见今时今日港片之强,以及二十年后港片之弱。

想了想,他甚是遗憾的摇了摇头,在会场里找到了贴着自己名字的椅子坐下。在他旁边的名字居然是韦佳辉和游志,只是他来得甚早,想看看这时代的盛事。

渐渐的,会场内喧哗起来,不少演员和歌手都到场了,引起一阵阵影迷和歌迷的尖叫之声。认识萧然的都热切的跟他打了个招呼,倒是弄得他莫名其妙。正当他正在抬头寻找萧涵时,一条身影遮住了他的目光,赫然便是韦佳辉,在其身后的便是游志了。

“你在找什么人?两千万编剧!”韦佳辉嘿嘿窃笑着调侃不已,游志显然也知道韦佳辉为什么而笑,亦是偷笑不止。

“找我妹妹,等等……”萧然顺口答了一句,这才意识到韦佳辉的后一句话,迷惑的问:“什么两千万编剧?”

韦佳辉只是嘿嘿笑着,却不说话,倒是游志好心肠解释了一下:“难道你还不知道?你写的三个本子票房都在两千万以上,而且你还是新人,这就十分难得了!”

萧然张大了嘴,吃惊的意思表达得一览无遗。他倒是很清楚已经上映的三部影片票房,只是却没料到会被冠以这样一个绰号,最糟糕的是,这个绰号居然那么拗口!

其实像他这样刚出道就能连续写出几个卖座剧本的编剧绝对微乎其微,尤其是每部票房都达到了两千万以上,这就更加难得了。所以,这简直就是一个类似奇迹的事,难怪被人家冠以这个难听的名了。

“依我看,今天他们谁都不是主角,主角是你才对!”韦佳辉望着不明所以然的萧然笑道:“不要忘了,你写的两部影片都是本届获得最多的,还同时入围最佳影片。不论是金像奖还是金马奖都很少出现这样的自己打自己的局面,你的风头是出定了!”

萧然苦笑连连,他倒是没想那么多。不过,这对他来说,似乎没什么坏处吧,说不定能够让他离目标更近。猛然间他忽然想到,在他记忆里,《警察故事》的确是入围了,而且还拿了最佳影片。可他写的本子只有三部上映了,还有一部入围的是什么?

想到这,他赶紧拿起大会发出来的印刷品看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