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页)

除非你强大到需要他们仰视的地步,否则这种攻击就不会断绝,如果不是林子轩有后台,自身有名气,会有更多的麻烦找上门来。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上海滩。

因为宋倾龄上次的邀请,林子轩前往公共租界静安区西摩路369号的宋宅做客。

宋家原本居住在公共租界虹口区新记浜朱家木桥东侧的自建住宅内。

1918年,父亲宋嘉术去世后,宋子闻就购进西摩路369号称之“鹤寄庐”的花园住宅,给母亲换一个居住环境。

此时住在这里的除了宋子闻的母亲倪桂真,还有妹妹宋玫龄和弟弟宋子凉。

这是林子轩第一次走进宋氏家族的内部。

这个时候的宋氏家族还没有后来那么显赫,宋子闻在银行上班,宋玫龄虽然是上海交际圈的名人,但更多的要照顾母亲,还要帮着二姐宋倾龄处理事情。

至于大姐宋蔼龄,正在山西帮助丈夫经营家族产业,并主持铭贤学校的事务。

看起来就是很普通的一家人,在这个豪门巨富云集的上海滩完全不起眼。

然而,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家族在将来是多么的辉煌。

林子轩望着正在闲聊的一家人,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很多年后,他如果写回忆录的话一定会写下这一刻。

宋家是个基督教家庭,吃饭的规矩不少。

在租界内,如果你说自己是基督教信徒,会得到外国人的好感,到教堂里还能得到免费的食物,当然千万要注意基督教的礼仪,不要被揭穿,否则后果很严重。

宋家人对林子轩很热情,也很好奇,毕竟林子轩年纪轻轻,名声倒是不小。

宋家的子女大都受过西方教育,在话题上没什么拘束,林子轩发挥口才,讲了一些在美国打官司的趣事,或者拍摄电影的小插曲。

就这样,他融入了这个未来显赫一时的家族。

第一百三十一章 童星

谈话不可避免的牵扯到林子轩的小说和电影。

宋家三小姐果真读过林子轩的作品,她还从女性的视角进行了解读。

如果说《乱世佳人》讲的是新时代女性的坚强,那么《边城》讲的就是传统女性的柔韧。

思嘉的坚强是表露在外的,翠翠的坚强则是藏在内心的,这就是中国女性的韧性。

而《致橡树》中表达的女性形象更为坚强和勇敢,那是要求心灵上的男女平等。

或许因为林子轩的小说总是对女性倾注了太多关注,让这位三小姐颇为欣赏,她期望林子轩能写一位中国新女性的形象,展现那种独立自信的美丽。

林子轩觉得这位三小姐过于活泼了,而且对事物很有自己的见解,偏向于西方人的思维。

“不用我写,你每天照镜子的时候就能看到中国新女性的形象了。”林子轩恭维道。

这话让三小姐很是受用,看林子轩更为顺眼了。

其实,林子轩写这些小说并没有刻意的去宣传女性主义的意图,但这并不妨碍别人进行解读,这就是文学作品有意思的地方。

同一本小说,每个人都可以进行不同的解读。

至于写出中国新女性的形象,林子轩还真不记得这方面的小说,倒是那些讲述宫斗的女频小说他看过一些,这个就不是新女性了。

在电影方面,目前明星电影公司正在拍摄的有《大闹天宫》、《小鬼当家》和《妈妈再爱我一次》三部电影。

前两部电影不怎么符合宋家三小姐的口味,她喜欢那种有小资情调的片子。

比如《上海假日》,当然她看的大多是外国电影。

至于《妈妈再爱我一次》是一部苦情片,她只是询问了一下内容,兴趣不大。

宋子闻还和他交换了一下对于上海金融业的看法,他对于股票市场还抱有期望。

林子轩对此只能爱莫能助了,他相信这位未来的国舅爷很快就不用考虑这些琐事了,会有更大的机遇在等着他。

总而言之,这是一次还算愉快的晚餐。

在回去的路上,林子轩想着明星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是不是要拍摄一部表现新女性题材的片子,这种片子有没有市场等等。

电影《小鬼当家》筹备的很顺利,主角已经选好,是但杜予的侄曾孙但二春。

但二春出生于1915年,今年刚满七岁。

他在《海誓》中有过几分钟的演出,表现的相当出彩,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