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比如,杀手和舞女的爱情,杀手和大家闺秀的爱情等等。

不光是拍摄杀手,还可以拍摄帮派之间的内斗,在上海滩,这种片子一定会受到欢迎。

林子轩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思维,这其实就是后世香港的帮派电影。

他在想要不要把《英雄本色》这类电影拍摄出来,至于古惑仔系列还是算了,那真的会教坏小朋友,明星电影公司还要树立正面的品牌形象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 城市所承载的文化

进入12月份,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上海的上空。

直系军阀吴佩浮战败,皖系军阀段祺睿和奉系军阀张座霖联合起来,准备夺取江浙之地。

已经逃到日本的卢永翔来到天津,得到段祺睿和张座霖的支持,发兵南下,直逼镇江。

刚刚占领浙江和上海的直系军阀齐燮员节节败退,一直退到上海附近,战场就在龙华、漕河泾、闵行和徐家汇一带展开。

最近的战场离林子轩的住处不到十里的距离,枪炮声清晰可闻。

驻上海的英、美、德、意等国领事以奉军南下,分别通电本国政府,认为上海的局势已经失控,要求速调军舰到上海及长江各重要口岸。

第二次江浙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这一次有超过50万难民涌入租界之中,这是什么概念?

在1924年,上海公共租界有大概100万人口,法租界有不少于28万人口,难民的数量相当于租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租界完全没有准备好接收数量这么庞大的难民,混乱状况可想而知。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难民认为租界是安全之地,纷纷涌入,拦都拦不住,与其在外边被乱军打死,不如拼一拼闯入租界避难。

于是,在租界的各处都是难民的身影,时常发生哄抢事件,巡捕房都维持不了秩序。

租界的西方董事们只好让租界内的帮派势力来对付难民,帮派成员成了维持治安的重要力量,这也是帮派能在租界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

他们可以替外国人做这些脏活。

与此同时,上海总商会和各个社会团体也在做着安置难民的工作。

林子轩同样参与其中,让人印制传单,告诉难民租界内各处的安置点以及紧急求助的方法。还在广播电台里进行宣传。

然而,每天都有新的难民,混乱依旧。

只要战争一天没有结束,这种情况就不会停止。

这一年的元旦就在战火中来临了,林子轩开车回到家里,一路所见。颇为惨淡。

林家这里属于法租界的高档住宅小区,法国人派兵巡守,难民一般不会到这里来滋扰。

对于难民,租界内的富商最为担忧,这些难民大部分只是想避难,可也有一些人趁乱闹事,鼓动难民对富商进行抢掠,甚至杀戮。

在所谓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下,难民们实施了诸多罪行。

这种惨案发生了好几起。导致租界内的富豪们人人自危,平常都不会出门。

林家也是如此,家里人很少出门,林子轩出门都要带上保镖,更别说深入难民之中了。

就连那些社会名流们去看望难民,也会带上荷枪实弹的士兵,以防有变。

林子轩来到后院,见到冯程程和宋家三小姐正在逗弄小孩子。

自从战争爆发。难民涌入,他就把宋家三小姐和她母亲接了过来。她们那个院子没有任何的防护,很不安全。

若是在原本的元旦,上海租界内会有各种庆祝活动,西方人还会举行新年酒会和音乐会,正是一年中最好的交际时间。

可现在人心惶惶,电影院都很少开门。更别提其他娱乐了。

几人聊了几句外边的时局,希望这场战争尽快过去,只是事与愿违,战争仍旧在持续。

在租界内的市民都躲在家里的情况下,报纸成为了解外界的重要途径。

不光是新闻时事类的报刊。也包括各类消遣娱乐性的报纸,反正呆在家里也没事做。

其中以《新闻报》的《快活林》和《通俗小说日报》最为畅销。

因为《快活林》刊载着林子轩的《京华烟云》,《通俗小说日报》连载着张痕水的《春明外史》,这两部小说可以说是红遍大江南北。

这两部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格局很大,涉及面非常广,描写了整个时代的风貌。

《春明外史》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