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由此拉开了这场大讨论的序幕。

联俄派认为苏联反对帝国主义,中国也反对帝国主义,两国联合顺理成章。

梁启朝反对联俄,不认同走俄国人的路。

他在《晨报》上发文称:“苏俄啊!你要辨明你是不是帝国主义吗?你哪一天把在中国的活动停息,我们就哪一天立刻相信你!”

地质学家丁闻江也撰文道:“主张联俄的人说苏俄与其它帝国不同,对于我们是完全没有私意的。但是苏俄在北海外蒙的举动。我是知道得清楚的,我最近得到苏俄运到库仓的军火秘密单子。”

梁启朝和丁闻江所说的是苏联在外蒙的活动。

苏联出兵支持外**立。致使外蒙这块领土实际上从中国分离出去。

除此之外,还有中东铁路的归属权之争。

苏联试图与东北的张座霖达成某种协议。以便能重新控制与苏俄接壤的满州境内的这条十分重要的铁路。

务实派认为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行经济侵略,这就比英日帝国主义危害小些。

第二个争论的焦点是外交上是否应该联俄。

联俄派从国际形势和经济关系等方面论证和苏联建交的好处。

仇俄派则认为苏俄“避帝国主义之名,而行侵略主义之实,何等可畏!”

务实派主张对苏俄可与之建交,“但我们要留心,我们不能依赖”。

第三个争论的焦点是中国在内政上能不能效仿苏联,摆脱帝国主义控制。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对外应该效仿苏联和帝国主义彻底决裂,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在是否学习苏联的经济政策上各方观点并不一致。

总体来说。这是中国思想界对苏联的一次反思,让中国民众更为深刻的认识苏联。

林子轩身在巴黎,并不知道这次大讨论,他正准备返回中国。

在巴黎的华侨协社,他得到消息,上海又打仗了,这一次是浙江军阀孙传方和奉系军阀张座霖之间的战争。

1925年10月15日,浙奉战争爆发,五省联军之浙军第二军从松江进占上海。

有了前两次战争的经验。林子轩不是太担心,这些军阀攻打租界的可能性不大,只要不出租界,家里人在安全上没有问题。

至于公司方面。他在美国的时候收到过电报,万象书局解禁了,只是广播电台仍然被封。

在五卅事件中。法国人参与的不深,他们只想尽快恢复上海租界的秩序。对英国和日本的强硬立场颇为不满。

查封万象书局大抵是做做样子,等风潮过去。以冯敬尧的关系解封是很容易的事情。

不过他这次出来已经过去三个多月的时间,也该尽快处理完事情回国了。

林子轩虽然生活在上海法租界,但对法语只是略有了解,简单的交流没有问题,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在留学生中请了一位翻译。

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

在1920年之前,法国电影和后世的好莱坞电影一样在全世界占据着统治地位。

法国百代电影公司成为法国甚至是全球电影业的龙头,它在全世界主要城市都有分公司,它的制片风格对世界其他电影公司产生极大的影响。

可以说,法国百代电影控制着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法国的电影行业,由于好莱坞电影的竞争,使其丧失了霸主地位。

但法国电影人重振旗鼓,形成了新的拍摄理念,出现了诸如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

林子轩在电影方面是个俗人。

在后世他很少看艺术片,都是看商业电影,不过对法国电影情有独钟。

他理解的法国电影就是无论剧情多么沉闷和无聊,每部电影基本上都会有女主角裸露的镜头,否则就不是纯粹的法国电影。

林子轩和法国百代电影公司有所联系,上海的百代唱片公司是这家公司的分公司。

上海明星电影公司一直从这家公司购买摄像机和电影胶片等拍摄器材。

法国电影虽然在走下坡路,但那种曾经霸主的傲气没有改变,百代电影公司的经理勉为其难的看了林子轩带来的《杀手李昂》。

他批评电影应该深度挖掘杀手和小女孩之间的感情戏,这样才符合法国人的口味。

最后给出了一个不高的收购价格,林子轩归家心切,懒得讨价还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