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贸中心前停着的那一排排崭新的车诉说着新的故事;再往南行驶就是一片巨大的工业园区,集中了各个产业的硕大的厂房。我不禁感叹连这个小镇都发生了如此的巨变,怪不得中国已变成了世界工厂,成为了媒体口中的拉动世界经济的引擎。

球场周围已停满了车子,我好不容易在一条小巷子里找到了一个车位,锁好车和久美子步行前往球场。黑压压的人群向球场聚集,到处是倒卖球票的票贩子。一个彪形大汉堵住久美子的去路,问她要不要票。他剃得精光的光头拢起几道肉条,一脸横肉,脖子上挂着一根粗粗的不知成色分量的金链子。久美子被他吓得直往我身边靠,转过脸去岂敢与他对视。

我有些幸灾乐祸地攥住久美子的手将她拉到身边,装模作样地问那个大汉球票多少钱一张。他的报价有些不靠谱,估计是把我当作了从未来过现场的雏鸟,打算不讲道理地诈上一把。我挥挥手从他身前走开,惹得他在后面直刺牙咧嘴,口中忿忿不停。我领着久美子来到了检票口,一群身着主队球衣的年轻人聚在一处敲着鼓喊着号子,好不热闹。

今天的对手是一个宿敌,自从联赛成立以来彼此就有着说不完的宿怨,双方的队员只要见了面眼里都要冒出火花来。球迷之间也是有过很多不愉快的往事。门口站着几个警察,球场内传出阵阵的呐喊声和鼓噪声,看得出现在就已经较上了劲。

球场已有些陈旧了,也难怪,因为建成真已有些年头了。在当时看来比较新颖先进的设计,现在早已经落伍跟不上形势了。去年更换了塑料座椅,可不到一年的时间,塑料座椅就被糟蹋得污垢斑斑,很多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残缺,很可能是某个激动过头的球迷用力踢踹而导致的残疾。

好在我深谙此道,从林跃的车子里找了两件厚厚的旧衣服,铺在座椅上和久美子坐了下来。球场外有卖简易坐垫的,但多半是在比赛临近结束时被人们扔上天用来发泄情绪的物件,坐在靠下的人得忍受从四面八方砸下的坐垫,就算是砸疼了也没办法发作,这就是球场里的规矩。

很显然,久美子虽然来中国留学有一段时日了,可是和这么多的中国人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还是首次,更何况是一群情绪亢奋的中国人,她显得有些怯懦,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坐在我俩前方的一个彪形大汉站了起来,用粗大的嗓子朝场地中狂吼不止,逐一“问候”起正在热身的客队队员;那丰富的词语和优雅的腔调惹得身边的人都笑了起来,还有不少在一旁哇哇乱叫跟着助威起哄的帮手。

久美子虽然听不懂他嘴里在喊什么,但也猜出肯定不是一些友好的词语,下意识地向我靠得更近,我也借机将她色迷迷地搂进怀里。要是平时,她是肯定羞于在大庭广众之做如此的表现,可此时也顾不了那么许多的颜面了,努力适应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才是第一课题。

随着主裁判的一身哨响,比赛在一片聒噪中准时开始。双方省略了热场和试探,直接展开了真刀真枪的拼杀,一时间场上是人仰马翻。而我此时并不知道,我和久美子的第一次亲吻也随着哨声开始了一分一秒的倒计时。 。 想看书来

十六下 饭团入口分中日 定吻拥怀别无求

比赛从一开始就呈胶着态势,由于彼此都十分了解对手的特点和战术,队员之间也是互相熟知,虽然攻防节奏很快,场面也很激烈,但真正有威胁的机会却不是太多,球场上人仰马翻,经常是两三个人摔倒在一起,看台上球迷的情绪也被眼前火爆的拼抢场面所激发,一阵高过一阵的呐喊助威此起彼伏,四面的看台也不时玩起了人浪,场上场下都释放着激情。

身旁的久美子刚开场时还显着不是很适应现场的气氛,黑压压的狂热的人群以及海啸般如潮的吼声让从来没到现场看过球的她有些胆怯,放不开手脚。经过一段熟悉之后,现在的她也被周围的氛围感染,投入地参与到主队球迷的队伍,为主队加油呐喊;在遇到良机却未能得分时她也和所有人一样发出遗憾惋惜的感叹,完全融入了比赛之中,享受起来。

久美子初中高中时一直是学校羽毛球部的,对于足球可以说既不感兴趣,也不关心,是一个真正的外行。记得还是在她当我的日语老师的时候,她曾经关于日本的高中生活讲述了她自己的心得体会。

当听到她说她就读的高中下去三点半就放学时,惊得班里所有人直呼不可能,太过夸张了。日本的孩子也太幸福了,难道就不知道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吗。久美子曾说过,在日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公立私立之分,有时还得细分到国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