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似观音手中的杨柳枝条,一下子拂去世人心头上的种种苦难、风情、悲酸,浮躁的心灵被熨帖得从容不惊,荣辱皆忘。

郑三明第一次感到自己就是山中的一棵小草,一棵会动的小草,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或许就是这种境界吧?

山道弯弯折折,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山沟里的大片枫叶在秋霜的侵染下,越发红艳起来,像红色的河流。一行人心情都很好,一路说说笑笑,王小艳几次想搀扶着郑三明,郑三明说,这点运动算不了什么,坚决不要王小艳搀扶。

王小艳一边走,一边充当起导游小姐的角色讲述着这佛寺的历史,说:“普济寺是明朝遗迹,在*中曾经被大半毁坏掉,八十年代初政府重新进行了修建。这里的佛像很是神奇,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早晨,山上好象就有一道道神光闪烁呢。”

到了佛寺门前,是一段很长的曲折阶梯。王小艳介绍说:“这佛寺乾隆皇帝与和绅也来过的,乾隆皇帝一看这么长的曲折阶梯,感觉太累就不想走了,和绅灵机一动,就奉承皇帝说,皇帝您现在是步步登高呀。乾隆一听,呵,不错,就高兴地一鼓作气地走了上去了。参观完佛寺,乾隆走下台阶,有个跟班的大臣心想,现在皇帝下台阶看你和绅怎么拍马,就故意为难和绅,说:和大人,现在该叫什么呢?和绅可不是吃素的,眼珠一转:嘿嘿,皇帝,您是后步更比前步高,后步宽宏呀!君臣同乐。”

大家一听,也都哈哈大笑。

郑三明喘着气,开着玩笑地说:“呵呵,这个和绅也把我害惨了,我也要步步登高,后步宽宏呀。”

来到佛寺,只见里面烟气缭绕,香火很是旺盛。一位老僧看到王小艳一行人过来,口里念念有词:“舍得舍得,先舍后得。孽海人生,请施功德。”

郑三明从口袋里拿出两张大票放入功德箱中,老僧一看忙将王小艳一行人引入佛寺的西厢房,给他们每人奉上一杯清茶。喝茶间,王小艳说,这里的高僧占卦很灵验的呢。

郑三明从来不迷信,意念里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古人说得多辨证呀,信则灵不信则无,你相信它,它就灵验,你不相信它,就当它没有。

老僧拿来竹签桶,摇摇晃晃一番后,递到郑三明面前。王小艳说:“郑老先生,您抽一签吧,看看神怎么说的?”于是郑三明拿出一竹签,一看是上上签,只见上面写道:

飞去飞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夕阳伴云胜似画,春色满眼无忧愁。

接着,郑三明的儿子郑静也抽了一签,也是上上签:

柳近高楼迎客喜,花鲜月明一画廊。

拄杖乘月赏美景, 共怜世事热心肠。

郑三明喜悦地说:“你们也抽一个看看吧。”

其他人都摆摆手,连说不用了。

王小艳也说:“我就不抽了。”

郑三明说:“那哪能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是今天的旅游组织者,其他人不强求了,你一定要抽一支开开心。”

王小艳不好拂去郑三明老人的好心意,也就拿了一签。一看是中上签:

猿啸哀鸣万里悲, 但见雏燕南下飞。

长天碧水过眼云, 深巷杏花艳且美。

王小艳心中暗自读了两遍,似有所感。老僧见抽完了签,问要不要解签,郑三明说不用,心会就行了。临走,郑三明又掏出两张大钞放到老僧的手里,算是抽签的钱。

不觉在寺庙里游玩已到傍晚时分,王小艳建议说:“现在到山脚下一个碧云山庄去吃晚饭。我请客。”

郑三明说:“好,那就让小艳表表心意吧,否则她总会感到过意不去的。”

到了碧云山庄,王小艳先点了郑三明喜欢吃的几个素菜:百合金针笋、柿子炒草菇、干烧冬笋,又点了两个荤菜:红烧鲫鱼、清煮河虾。郑三明说分量足够了,不让再点。

边吃边聊间,郑三明说:“我们龙和镇的明月湖景色其实也不错呀,也完全有可能打造一个和普济寺院一样的特色旅游区来。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到明月湖那里割草放牛,那是一个好的地方呀,山清水秀,夏天在湖里洗澡真是清爽宜人,我还在湖里捉过一条大鲤鱼的呢。”

王小艳说:“是呀,明月湖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就缺乏政府资金的投入。”

郑三明的儿子郑静接过话头:“没有资金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让全社会或者说全球有实力的集团或者企业来参与开发明月湖的旅游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