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但这并不妨碍有些人偷偷做些“交换”。

只要登记在册的外来舞姬永远都是十八个,那么这些粗心的金国官儿,根本不会费心去数。所以很顺利地,十八位舞姬去城门口溜达了一圈,回来时仍旧是十八个,却变得膀大腰圆,虽然裹着厚厚的皮袄,依旧怎么看怎么怪异。

再然后,赵瑗又去了一趟浣衣局,预备再带出十六个人来。

不过这一回,她却碰了壁。

当时依旧是大半夜,她仗着空间悄无声息地溜进了金国皇宫里。连续两个月的戒。严,即便是金人,也已经有些熬不住了,巡起街来也是昏昏沉沉地打瞌睡。沉寂的皇宫里,唯有浣衣局偶尔响起了捣衣声。

是韦妃。

赵瑗稍稍犹豫了一下,因为韦妃,是赵构的生母。

不过她也仅仅犹豫了那么一下,便走上前去,亮明身份,温和地询问韦妃,是否愿意跟她离开。

韦妃一下一下地捣着衣,冷笑道:“你一个十六岁的弱小女子,能带本宫走多远?”

赵瑗轻声说道:“柔福已将母妃顺利送出城去。”

“算了罢,本宫不愿冒这个险。”韦妃依旧不紧不慢地捣着衣,抽空抬头瞥了赵瑗一眼,“本宫的命,唯有攥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心的。至于你——呵,与其指望你,还不如指望康王。”

赵瑗沉默了一下。

确实,韦妃说得没错,与其指望她,不如指望自己的亲儿子。

赵瑗极小心地在浣衣局里试探了一轮。当时夜色未深,这些被迫成为粗使宫女的汴梁贵女们,大多也不曾安睡。她们见到赵瑗时先是一愣,紧接着大多像韦妃一样,沉默着摇摇头,宁可龟缩在浣衣局中等“更合适的人”来救,也不愿意跟赵瑗去冒这般大的风险。

这是人之常情。赵瑗暗想。她没有勉强留下来的人,而是叫过那寥寥数位愿意跟她离开的人,低声嘱咐了两句话。

没过多久,浣衣局里又传来了粗使宫女“死亡”的消息。有投缳的、有投井的、有服毒的……造册的太监还没来得及检验,就已经听说她们被人用草席一卷,丢到了城外的乱葬岗里。

好罢,横竖不过是几个宫女,丢了,也就丢了。

太监心不在焉地造了册子,琢磨着明日去哪里挑两个少女来补上。横竖这些女子在他们眼里都不是人,死了再换两个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件事情,赵瑗干得相当顺利。

她几乎没受到什么阻拦,就将二十余位替换出来的“舞姬”带出了上京城,送上马车,朝燕京城一路飞驰。

“柔福果然变了许多……”

上京城墙上,赵桓顶着一张坑坑洼洼长满了麻子的脸,喃喃自语。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坟墓里的猫咪的地雷=3=

第44章 泰山崩

燕州官道上;一队车马缓缓向南。

眼下正值开春,冰雪融了不少,官道一路畅通。赵瑗与种沂乘了白马,带着一众女眷;从建州一路往北安州、蓟州、燕州而去。途中王贵妃曾对此表示不满,却被赵瑗一句“他便是救了我的人”;给轻轻巧巧地揭了过去。

当日在刘家寺救下柔福的人;便是眼前这位少年么?

王贵妃登时对种沂和颜悦色了许多。

由于带着女眷行动不便;等到两人临近燕京城时;已经是桃花满枝头的季节。或许是战乱频繁的缘故;原本繁华的燕京城,已经显出了一些衰败的气象,街上随处可见背负长枪的宋军。偶尔有两个辽人打扮的过客,也只是低着头匆匆走过,半点声气也不敢出。

种沂勒定了马;笑着说道:“我们到了。”

“嗯。”赵瑗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

种沂忽然转过头,深深地望了她一眼,似乎要将她此时的模样,尽数印在脑海之中。她预感有些不妙,果然看见她的将军翻身下马,向后退了半步,齐齐整整地束甲行礼,用他一贯严肃且刻板的语气说道:“臣,恭迎帝姬。”

……又来了。

赵瑗颇为怨愤地瞪了种沂一眼,却只能瞧见少年低垂着头,帽上红缨松松软软地垂下,长且浓密的睫毛尽数遮挡了目光。

罢了,小心一些,也是没有错的。

赵瑗同样翻身下马,来到马车前,轻声说道:“母妃,我们到了。”

马车里缓缓伸出一只手来,素白干净,看不出半点曾经红。肿溃烂过的痕迹,只是已经不再年轻。赵瑗愣了片刻,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