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 (第1/4页)

“想不到先生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神医华元化,失敬失敬。先生悬壶济世。德艺双馨。就算是扁鹊重生。恐怕也难以望先生之项背。”刘泽拱手施礼说道。

华陀却不为所动,冷眼打瞧了一下刘泽,道:“尊驾何人?”

潘凤见华陀如此轻慢无礼。沉声喝道:“大胆!此乃靖王殿下,当今天子皇叔,你竟敢如此无礼,该当何罪?”

华陀似乎有些惊讶,但却也没有到诚惶诚恐的地步,揖礼道:“草民不知王驾至此,还乞恕罪。”

刘泽挥退潘凤,道:“先生不必多礼。”

华陀道:“既然靖王在此,在下恳请靖王允许华某通行,前往疫区为患者诊治,救病如救火,若不得半分耽搁。”

刘泽微微一笑,道:“此次瘟疫横行,来势汹猛,故而本王才下令隔绝道路,以防止疫病蔓延,本王素知先生大才,有妙手回春之能,但此番疟瘴非同小可,先生此去可有治病良方?”

华陀不禁迟疑了一下,象疟疾这样的急性传染病,的确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否则每次的疟疾大爆发就不会死那么多的人了,不过华陀作为这个时代的顶级医者,自然不可能坐视瘟疫横行而不管。

“华某不才,虽无确切把握,但也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以解万民之疾苦。”

刘泽道:“泽深知先生游方天下不辞辛苦济世救民,精神可嘉,泽也深为敬佩。但天下亿万之民,有染沉苛重疾者可谓是遍布四海,以先生一己之力,就算是再生出三头六臂来,也未必能救得过来。”

华陀道:“华某也自知能力有限,故而才遍游天下,只盼能多救得一人是一人,至于能力之外的,华某也只能引以为撼了。”

刘泽呵呵一笑道:“泽倒是有一法,先生何不广开医学堂,培养众多良医弟子,传承先生衣钵,济世救人,孔圣人有弟子三千,儒道才得以广播天下,先生何不如此行效,让医道传扬天下,彼时何愁天下患者不治?”

华陀摇摇头道:“靖王之见华某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医术之奥妙博大精深,华某从医几十年,也未敢说精擅此道,广收弟子虽易,但能出良医却是不易。何况天下学子以仕途为先,学而优择仕,医者本是贱业,又有几人愿意从之,就算收得一些弟子,倘若学业不精,岂不是庸医误人。故而如此多年以来,华某所收弟子,也不过只有樊阿、吴普等廖廖数人而已,各人资质有限,非是华某藏拙不轻易授徒,只是不愿人间多些庸医害人。”

刘泽道:“华先生所虑亦是常理,但岂不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天下医匠若皆如先生这般精通医术,何患万民之疾?但天下再大,也没有几人能与先生可以比肩,可万民之疾,还需得医匠去治。泽以为每个人能力有限,却不妨碍他在某个领域内有专长,一个医者,或许他并不擅长诸科杂病,但他却擅长治疗妇科,或许他不精通内科针灸,却擅长外科手术,如果综合一些精通各科的医者,将他们集合在一起,专门成立一所医馆,分科诊治,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不是可以将先生的医术一样能发扬光大吗?”

刘泽所提出来分科诊治的构想,完全是现代医院的雏型,在后世的医院之中,很难找出一个全科型样样精通的大夫来,但这丝毫不妨碍专科大夫成为专家,反倒是那些内外妇儿样样能治的大夫都是些不入流的乡村野医。建立医馆和医学院,这本来就是刘泽的构想,这几年张机也一直从事着这样的工作,刘泽此时更为迫切需要华陀这样的顶级外科人才的加盟。

华陀陷入了沉思,刘泽这个全新而大胆的想法倒是让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多年以来的故有思路一下子就完全改变过来,似乎也不太现实,所以华陀还是拒绝了刘泽的提议。(未完待续。。)

第553章 金鸡纳霜

“殿下之见,当是旷古未闻,只是华某一人分身乏术,天下病患者如云,都在等华某前去诊治,华某实在是不敢从命,还乞靖王恕罪。”华陀长揖一礼,礼貌地回绝了刘泽。

刘泽倒是没有丝毫地感到意外,但凡这些异能之士,大多都有恃才傲物,偏见固持的一面,仅凭三言两语,就想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所以刘泽不急不徐地道:“不知华先生对乌林疟瘴之疫有何良药可治?”

华陀倒是胸有成竹,显然对治疗疟疾他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此春夏之际,山野遍生青蒿,靖王莫要小看此物,采四月之青蒿,加入常山、柴胡熬制药剂,乃是治疗疟瘴的首选良药。”

刘泽问道:“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