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 (第1/4页)

ā2还��谀歉瞿甏��投�ū旧砘姑挥谐�**,更谈不上什么严格执行,所以买断工龄这种作法,在当时的国企改革中是非常普遍的。

浑锻压的情况正是如此,浑北市把浑锻压卖给汉华重工,相当于把3500名国企职工推出了国家的怀抱,必要的补偿是必须要给的。但细究起来,买断工龄的背景是在企业破产之后,职工失业,国家给予的补偿。既然汉华重工接手了浑锻压,职工并没有失业,那么这个补偿的依据又何呢?

在这种情况下,黄冈提出了这样一个以股权代替补偿的方案,具体的做法就是:把国家拥有的这部分股权,按照职工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分配给职工,作为买断工龄的代价。未来职工如果继续在浑锻压工作,可凭着这些股权享受分红。职工如果离开,这些股权可以由企业以约定的价格赎回,也可以由职工根据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在市场上进行转卖。约定的赎回价格,与其他企业支付给职工买断工龄的费用相当,所以职工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吃亏。

“现在说说咱们的收益吧。”林振华了解了费用之后,心里踏实了,3000万的价格,买下这样一家企业,还是『挺』划算的。厂里的工人和多年积累下来的技术,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宝贝。

“浑锻压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在市区的1500亩土地。这些土地是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占有的,国家没有支付过费用,在企业的资产账户上也找不到原值。在谈判的时候,浑北市同意按2万元每亩的价格计算,总共作价是3000万元。但据我们的估算,这个位置的土地价值应当在每亩10万元左右,这1500亩土地的价值,应当超过15000万元以上,仅凭这一项,咱们的并购就已经稳赚不赔了。”何飞笑呵呵地说道。作为一位战略投资部的部长,能够在谈判中占到这么大的一个便宜,他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在当年,北方城市里的房地产业还刚刚起步,整个浑北市的商业楼盘也不过只有十几个,商品房价格每平米还不到400块钱。无论是政fu还是开发商,都没有认识到土地的价值,加上浑锻压的厂区土地本来就没有『花』过钱,所以市政fu也根本想不到这块地能够值多少钱。

不过,在南方,此时房地产热已经出现,海南和广西北海的房地产被炒成了天价,无数投机者一夜暴富,吸引了无数的资金流向这些地区。

林振华道:“账不能这样算,咱们是买厂子,又不是搞房地产。这1500亩地,终究是我们的厂区,在账面上再值钱,咱们也不能卖掉,所以这些钱只是理论上的收益而已。”

何飞向黄冈看了一眼,示意他发言。黄冈说道:“林总,我和何部长认真地考察过浑锻压的厂区,感觉它的西南角有200亩土地完全可以腾出来,用于房地产开发,哪怕是建普通的住宅, 按现在的市场价格销售,我们也能挣到5000万以上,足够补偿我们的投入了。”

林振华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问道:“黄冈,何飞有没有告诉过你,我是坚决反对公司介入房地产业的。”

黄冈点点头道:“何部长跟我说过了,我认为凡事都不必过于偏执。痴『迷』于房地产,与利用房地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回笼资金,也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手段。只要林总不把主要『jīng』力放在房地产上,就无所谓了。”

“呵呵,好你个黄冈,敢说我偏执了!你这算不算目无领导?”林振华笑着喝斥道。

黄冈也笑道:“林总,这是你自己提倡的作风啊,大家一律平等,畅所『yù』言。你和我导师说话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直言不讳的吧?”

林振华对众人说道:“我就知道,黄冈是在替何主任报复我呢。”

何飞笑了笑,说道:“林总,我倒是赞同小黄的意见,我们不能一『门』心思地搞房地产,不能被房地产的高额利润所『诱』『惑』,但我们眼皮子底下的房子,建上几幢问题也不大吧?只是促进一下资金的回笼而已。”

“不行,现在绝对不能搞。”林振华严肃地说道。

“为什么?”黄冈和何飞一齐问道,在他们印象中,林振华并不是一个很偏执的人啊。

林振华道:“你们想,现在浑北的房价才多少?300多一平米,还是好地段。过上20年,不,只要过上15年,我敢保证,浑锻压那个地段,1万块钱一平米都不止。咱们如果现在盖好房卖掉了,到那时候岂不要后悔死?”

黄冈愕然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