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当玉佩换钱 (第1/2页)

就在元初一郁闷之际,小助手福宝那机械的声音又适时晌起,“福主的农场现在是一级农场,只能解锁一块土块,可种植萝卜,产量一秒钟一个,福主最迟要在八小时内进来将农作物产量收进仓库,否则农作物将停产。请问福主现在是否开始种植?” 和福宝交流半天,元初一总算明白了,这虚拟农场系统可以根据农场等级,为她提供相应等级的各类农作物种子,和一些农副产品。 前提是她得先进行虚拟农作物种植,然后再拿虚拟农作物的产量,给农场进行升级,解锁更多的土块,种植更多的农作物,也可以拿出一定的农作物产量,跟系统兑换她所需的种子或农副产品到生活去种、去用。 农场级别越高,它所能提供的农作物种子及农副产品越多,品质越好。 “你就不能直接给我一些大米猪肉这些吗,干嘛还要我费力去种?”元初一悻悻道。 机械声再度响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予渔,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请福主不要想着不劳而获!福主勤来农场为农作物施肥、浇水、锄草、捉虫,会有机会获得意外惊喜福利!” 元初一打消坐享其成的念头,立即开始在虚拟农场里种植萝卜。一秒一个的产量,看上去很快,但农场里兑换值最低的一包大白菜的种子都要消耗一千个农作物产量!真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元初一换好衣服出来,向张秀娟道了谢,又当着王桂芬的面褪下手腕上的银镯子,“婶子,我现在什么都没有,只有我娘临终前留下的这么一个镯子,我想拿去当了,换些银钱度过眼下难关,你知道怎么去城里吗?” 王桂芬还担心自家当村长的男人会因元初一他们姐弟一无所有,而拿家里的米粮来救济他们。现在看到元初一身上还有值钱的东西能当银钱,她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人也变得更热络起来: “我们刚好要去城里卖布呢,你不如跟我们一起去吧!” “那就有劳婶子带我认认道了!” 王桂芬请村里有牛车的张二爷把车套上,然后带着元初一坐上牛车一起到城里去。 西山村离府城十二里地左右,坐牛车近三刻钟的时间才到。才到城门外,元初一就看到城门口人来人往,进到城里,街道上行人更是熙熙攘攘,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虽说现在是寒冬十一月,但整座城市依旧充满活力,热气腾腾。 王桂芬说城里瑞福斋当铺给价公道,就先把元初一带到了那里让她进去当东西,然后她才去旁边不远的布庄卖布。 当铺里现下并没有客人,只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坐在栅栏柜台后昏昏欲睡,但听到有人进店,他便立即起身恭敬迎客。 元初一先是拿出银镯子让小伙子估价,小伙子看了看,因她是活当,就给发她一千五百文钱,元初一没有异议,收了铜板,尔后又拿出那块玉佩给小伙子估价。 小伙子把玉佩拿到手里后当即爱不释手,称赞这是块难得一见的古玉,但也警惕地看元初一,问她玉佩从何而来。 元初一说是家传的,因家道中落不得已才拿出来当。小伙子又问她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元初一只说自己姓元,至于家住哪里,她觉得是隐私,没告诉他,但她保证玉佩确是祖传,此次是活当,当期一年。 小伙子见她柳弱扶风,衣着粗劣,当即看出她的处境确实窘迫,于是没再多问,给了她一百八十两银子,开了为期一年的活期当票给她。 元初一收好银票和铜板,然后才从当铺里出来。她看到热闹的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铺,卖什么的都有。有卖小玩意的、卖吃食糕点的,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各个摊位前都有客人驻足选购。 王桂芬卖完布出来,满面笑容,看样子是卖得个好价。她一出布庄的门,就看到元初一正在人群里四下观望,她以为元初一想买这些小玩意,忙走过去叫住她。 “元娘子,这些东西中看不中用,你别乱花钱去买!”王桂芬道,“你现在要先把家安顿好,去买些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回去才是实在的。” 王桂芬把元初一带到城西的一个集市上,这里卖着都是些生活日用品和柴米油盐肉品蔬菜,很像一个农贸市场。 元初一花五文钱买了一个背篓,然后又买了些粗米杂面锅碗瓢盆,把背篓塞得满满当当的,把她现在这小身板背得快走不动道了。 王桂芬见状,不禁笑道:“你这丫头会不会过日子,那镯子当了多少银钱禁得你如此大手大脚的花!以后日子还长着呢,你一下把这些钱都花完了,以后要怎么过哟!” 元初一笑,“该花就得花,钱没了再挣!只是不知道现在能靠什么挣钱!” “这冬月里,天气这么冷,哪有什么能挣钱。我们平时在家,就靠纺自家种的苎麻织布卖布来补贴家用。”王桂芬悠悠说道,“离开春还有两个月,你现在又没什么进项,那些要省着花。” 元初一乖巧点头,“好的婶婶,我知道了!” 她不会和一个帮助过她的人争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