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规模各异、良莠不齐,有的成百上千割据一方,有的十来人枪占山为王,有的主动寻找战机袭击法军,有的守村护寨自保家园。可惜咸宜帝发出勤王檄文以后再无下文,各地勤王队伍没有统一指挥,不能相互配合,各自为战,并不对法国的殖民统治构成真正的威胁。

如果不是两位前国王同法国签订条约同意接受法国保护,致使清军师出无名,不得不撤回国内,如果越南君臣文绅在清军顺利反攻之际不再消极等待,及时发起“勤王运动”,何至于象现在这样孤军奋战呢?听了张锦芳禀报,苏元春喟然叹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几天前他接到一份措辞严厉的电谕:法方向清廷提出强烈抗议,说他暗中派兵入越,配合越南“土匪”袭击法军,违反了停战协议,证据是从被打死的“匪徒”身上搜出了清军的号衣腰牌。

他责怪道:“你们办事太不小心了,净给本帅惹麻烦。我们的弟兄上阵,怎么能穿着号衣、带着腰牌呢,那不是授人以柄吗?尽干这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蠢事!”

张锦芳赶紧解释:“标下查过了,被打死的多半不是我们的人。我们的弟兄带着腰牌号衣是事实,可是到那边入伙时,都被越南头领收缴了。”

苏元春联想起撤兵前遇刺的事情,知道义军头领们出于自己的考虑,一心想拉他下水,摇头苦笑。

张锦芳又说:“黄文探同梁文楠两路义军已经合成一股,实力颇为可观。黄文探有些头脑,很受部下拥戴,最近又联络骁勇善战的山区部族,在燕子山区设立营地,番鬼几次扫荡都没有得手。他手下有个女营,尽是越军阵亡官兵遗下的孤女寡妇,同番鬼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首的是母女二人,那女孩名叫阿兰,她们在山里弄的那些竹签陷阱很让法国人头痛,竹签上都涂了‘见血封喉’毒药,只要掉下陷阱,没有活着出来的。如果无人领路,连标下也不敢进他的地盘。”

董乔若有所悟:“阿兰?是不是陆岸城外那对母女?”

张锦芳点点头:“应该是吧,听说她们和黄文探是亲戚。”

入越后的几次接触,苏元春对黄文探印象不错,他从书柜选出几本兵书交给张锦芳:“你把这几本兵书带给黄文探,打仗用兵得有讲究,土法上马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我在几个山洞留下的枪支弹药,可以给他们一些。那些东西本来就是为他们准备的,以后越南复国,就指望这些人了。”

张锦芳道:“山高路远,没能禀报大帅,标下已经开了两个山洞。除了黄文探,其他几股义军也给了一些。”

“那些东西都交给你了,该给谁由你决定。最近又有上谕,边军还要裁掉八营,估计还会有些游勇流入越南。越南国王能靠自己的力量光复更好,和约已签,出师无名,我们帮不上什么大忙了。你们尽可能多给番鬼找些麻烦,为修筑防线争取时间。善后的事请放心,本帅会给你留好后路的。”

“谢大帅!如果大帅没有其他吩咐的话,标下想今天回去,武崖那边有些事情急着要办。”张锦芳自己也在越南武崖、知里一带拉了一支队伍,经常配合义军袭击法军。

苏元春点头道:“好吧,你先休息一下,中午陪本帅吃餐便饭,你回来一趟不容易。”

张锦芳刚走出门外,被德仔拉过一边:“张帮带,兄弟托你的事情不知办得怎么样?”张锦芳留越时,德仔曾恳求他多向阿兰解释,消除她对自己的误会,最好能把母女二人带回来,见他这次只身回来,心中不免疑惑。

“我去过板那村,她家只剩下一间空草棚。听村里人说,母女二人已经返回安世老家。对了,黄文探女营里的正副头领也是阿兰母女,会不会是她们?”

“女营?你见过她们吗?”

“人没见过。听说阿兰的父亲原先是阮知方手下哨官,番鬼打河内时城破阵亡,遗下母女二人。”

德仔若有所悟:“肯定是她们!张帮带,辛苦你了。这件事不要告诉董师爷,更不要告诉大帅,拜托了。”

“我晓得,你放心吧。”张锦芳心里想,不就是泡个女孩吗,神秘兮兮的,难道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第五十六章 真人不露相

苏元春张开两臂,从身后搂住正对着镜子梳理头发的妻子:“我老婆好漂亮!”

赵琴嗔骂:“老不正经,小心又让焜仔他们看见!”前些日子苏元春在屋里同夫人亲热,新来的亲兵陈炳焜冒冒失失闯进来,让夫妇二人扫兴了好几天。

“看见又怎么样,抱自己老婆也不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