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 (第1/4页)

想一想赵匡胤与赵匡义兄弟多疑的性格,以及一些手段。

然而赵元佐却是一个另类的奇葩。

赵匡义将赵德昭兄弟弄死,再整赵廷美,说赵廷美谋反。

若真是谋反,赵元佐倒也罢了。可这个谋反……

赵元佐心中不服气啊,父亲,你这样做太过份了,还要不要人伦亲情?于是他就疯了。

他见人举刀就砍,有人从他府门前经过,他会突然张弓搭箭狂射。

赵元佐老师,王府大臣以及赵匡义亲自来劝都不管用。

但当真疯了?

没有,他另类的举动,可到现在一个人也没有杀死射死,虽然吓得百姓不敢从他门前过。

这是无声的抗议,你不是为我辅路吗,俺疯了,看你如何辅路。

不能说他想法不对,若是宋九,肯定不会选择赵匡义做法,顶多将赵廷美手中实权渐渐拿掉,然后敲打,让赵廷美做一个太平王。若是赵廷美不服气,真想谋反,再动手不迟。

不过这孩子也傻了,他用心虽好,想做一个好人,想一家人和睦相处,倒也不错,然而你生在帝王之家,想象普通人那样一家人和和睦睦地相处,可能吗?

而且你下面还有一大堆兄弟姐妹呢。

因此宋九对潘怜儿说,大皇子。

虽然这小子不听话,可是打小就十分聪明,大约是遗传因素吧,谁也不能否认赵匡义的智商。并且相貌很象赵匡义,十三岁时,辽国使者来,赵匡义与他以及赵元佐一道去打猎,有只兔子在御驾前跑,赵匡义让赵元佐射杀,赵元佐一发而中,让辽国使者深感惊异。后又从赵匡义征太原,幽州。就是这次闹事,赵匡义心中滋味也是五味杂陈,虽恨儿子不理解他用心良苦,可他还有几个儿子,摊上他自己了,也想未来赵元佐善待他几个兄弟。所以不到万不得己的时候,赵匡义还是不会放弃赵元佐的。

那么为了安慰儿子,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赵普只好也做弃子了。

这是宋九的想法。

还有今年这么大的灾害,赵普难道还不下去吗?

然而赵普还是不下去,宋九都猜不透赵匡义想法了。并且他内心也深深的失望。

但宋九同样不相信柴禹锡,他可是赵匡义真正的旧臣,而且他用心也不大好,若是赵普下去,谁来做这个首相?九成可能是自己。自己接手东府,西府首相就空出来了。

可就是空出来,会轮到你来么?

宋九没有多说,开始办正事了。

辽东的消息早就反馈回来,这是宋九意料之中,他临离开之前就看出一些苗头了,但不能生气,现在还需要乌玄明。

不过宋九也有办法对付。

但宋九需要更多的情报,因此直到现在才有决策。守住大本营,勿得反攻。不看耶律斜轸兵力少,若反攻还会必败。

也不能一昧防御,那么虽得到宋朝大量物资,早晚人心也会散的。

因此宋九替他们制订了一系列计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收买黄龙府与长春州附近的一些小部族,让他们配合乌玄明。探听情报。

然后骚扰辽军的供给,不攻城,辽军不善长攻城,乌玄明部下更不善长攻城,就是利用手中的情报,不停的骚扰其相关的后勤供给,这会让耶律斜轸头痛,败也不会大败,胜虽是小胜则可以大肆宣传,鼓舞士气。

当然说起来简单。执行会很难。因此宋九写了很多。

写好了,让人立即送向辽东。

……

“官人,小妹要出嫁了,我们该送什么贺礼啊。”

潘美的另一个女儿与皇家联亲。嫁给赵匡义的第三个儿子赵元休。刚改的名字。赵德崇改为赵元佐,德明改为元佑,德昌改为元休。德严改为元隽,德和改为元杰,恐怕以后还会改名字。

这不算太稀奇。

自赵匡胤起,皇家就有喜欢与武将联亲的传统。

而且赵元休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且不说元佐是长子,就是次子赵元佑也不错,性格沉默寡言,但听说此子不简单。因此未来皇位怎么也轮不到这个老三。所以这门亲事并没有引发太多联想。

“你看吧,挑一件名贵的。”

“小妹喜欢那件朱红珊瑚树……”

珊瑚未必是红色的,蓝色的,白色的,黑色的,金色的,五颜六色皆有,但现在对颜色不是很挑剔,主要看大小,造型,以及色泽,若是株大,造型好看,色泽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