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页)

“是啊,邵氏做的不地道。”蔡永昌和邹文怀几十年的交情,配合默契,他附和了一句,说道:“沈先生年轻有为,见识比我们这些老家伙要强,所以我在这里,也不说虚的,直接掏底牌,如果电影在嘉禾院线上映,500万以下,咱们六四分,500万以上,咱们五五分,沈先生以为如何?”

“那发行和营销费用呢?”

“这方面……”邹文怀轻飘飘的的说道:“沈先生是行家,《疯劫》和《追女仔》的宣传营销,让人叹为观止,以后电影上映,有需要嘉禾配合的地方,我们一定照办。”

说的好听,言下之意,发行和宣传,还是沈冲自己负责。

不过这分成比例,已经很有诚意了,比邵氏给的要好很多,这个口子一开,日后其他独立制片商和嘉禾谈判,也有个参照,总归是不错的。

在包拍制下,制片人会千方百计压缩成本,对电影质量有害无益,独立制片好歹预算会充足一点,自由一点,对香港电影的发展有好处,值得沈冲去推动。

这顿饭,吃了三个多小时,最终沈冲答应和嘉禾签部头约,未来一年里,将会制作四部电影,在嘉禾院线上映。

和嘉禾的事情刚搞定,汇丰银行又找上门来。

沈冲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在李嘉诚心中的地位,把魔方、visicalc以及俄罗斯方块,统统做了抵押,弄了上千万美元,除了一小部分拿去收购苹果股票外,其余统统交给费利通,让他安排收购和记黄埔的股份。

()

1978年,李嘉诚偷袭另一家老牌英资地产集团九龙仓,因为消息外泄,九龙仓背后的怡和洋行全力反击,导致收购失败,丢了一块大肥肉,极为可惜。

所以这次购买和记黄埔,保密措施做的极为严密,市面上没有任何消息泄露,在收购即将完成的节骨眼上,沈冲携几千万的资本,交给汇丰银行的高级投资顾问,来购买和记黄埔的股票,自然让李嘉诚和汇丰银行都极为紧张……

————————————

注1:根据洪金宝访谈,他说从没在嘉禾拿到过票房分红。

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方育平

沈冲的这几千万港币,其实只是敲山震虎,他并没有打算真的把钱拿去买和记黄埔的股份——要是真买,香港有的是投资公司,尽可以偷偷的买,何必送上门去委托汇丰银行呢。

要是在平时,不管是汇丰银行还是李嘉诚,几千万港币在他们眼里,都是小菜一碟,不过在和记黄埔的交易收官阶段,这时候的几千万,作用就变得举足轻重了,这些资金如果忽然涌入股市,肯定会推高和记黄埔的股价,对交易产生不利影响。

要知道李嘉诚收购汇丰银行手上的和记黄埔股权,是根据流通股的表现来设定溢价的,股价即使只涨一块钱,他就得多付上亿的收购成本。

更麻烦的是,和记黄埔的股价大涨,很有可能引发各种猜测,从而泄露了李嘉诚的收购意图。

如此种种,沈冲这个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计划,很完美的达到了目的……

在和邹文怀共进晚餐的第三天,沈冲就在深水湾高尔夫球场里,见到了汇丰银行的大boss沈弼和李嘉诚,三人共进午餐,然后一起打了两小时的高尔夫。

这次会面之后,沈冲立刻把所有资金,转去买了黄金期货。

在他穿越前,国际黄金价格大跌,“中国大妈”名扬世界,各种有关黄金的报道铺天盖地,而稍微有深度的报道,都提到了1979年国际黄金价格暴涨的往事。

1979年夏季开始,到1980年1月底,黄金价格一路飙升,从360美元每盎司,暴涨到850美元每盎司。

所以穿越之后,沈冲一直关注着金价的涨跌,并很快就发现了端倪——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在1979年,就在玩“债务上限”的把戏,结果导致4月份和5月份到期的美国国债“技术性违约”。

()

同一时间,美国出现了恶性通胀,通胀率高达13%%u3002

拜后世各种财经媒体所赐,沈冲这个投资理财盲,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买黄金准没错。

只是穿越之初的几个月,钱都花在刀刃上,没有余钱去捣鼓黄金期货,现在有钱了,自然要去刷一下。

在期货市场,利用上百倍的杠杆,沈冲这几千万港币,几个月之后,就会翻上几番,可以让他一年之内,进入亿万富豪的行列,成为名符其实的有钱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