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直到将近午时,几个年长的侍卫陆续醒来,凤之清给他们解释了一番,一直到黄昏,才都醒来。

皎儿把她们的干粮拿出来分与陆续醒来的人,因为人多,又都是大男人,到手的也只够各自塞牙缝的。十几人饿着休息了一夜,翌日清晨,便上了路。

进京

凤之清与侍卫们因为仍旧有些虚弱,倒正好与湘儿她们驾驶的马车一般速度,直到这日天黑才到了驿站(跟走路没两样……)。

临近京城的驿站规模设施当然不会差,凤之清取出印来,先命人带两位姑娘进房休息,又命人将热水与饭菜送到房中。

这一夜皎儿与湘儿终于能安稳的睡一晚了,两个姑娘真是累坏了。

凤之清侍卫们体内余毒五六日功夫便已全解了。

本来骑马六天的路,因为某些人中过毒,体质虚,又因某辆主人不肯遗弃的马车(车内有许多设置),放慢了行程,一直走了二十余日,洪德二十一年腊月初八,申时一刻,凤之清一行人到达京城,城门口便有大内侍卫候着,恭敬的问了身份看了印鉴便引了一行人进城。

凤之清一行人被安置于凤煜轩被封镇南王之前在京的府邸——楚王府。

凤之清进府后先安排湘儿二人到客房休息,并准备明日送她们到亲戚家中去,他稍做调整便进宫面圣去了。

凤之清出府了,晚膳应该会在宫里头用。

皎儿与湘儿没到过京城,湘儿更是看什么都新鲜,方才马车在京城街道上便一直掀开窗帘瞧琳琅满目的铺子和行人。

皎儿与湘儿由府里的管事带到了王府西厢房的客房去,皎儿发现这府里的屋子与院子里的花草树木被打理的十分好,院子的竹、松、柏、梅(腊梅)仿佛吸收了许多冬日的寒气,王府毫无萧条之色,哪里看得出这里已经是二十多年没有主子的模样。

那些幕后的人这些天一直都没有出手,路上她就得知凤之清一行是来参加太后寿宴的,既然如此,算算日子,他们在京城至少要待到过了元宵。

湘儿娘曾与皎儿说起过,她在中原其实并没有什么亲戚了,她原本家在扬州,自幼丧母,家中只有父亲与哥哥。元武二十二年那次饥荒,父亲饥寒交迫病故了,后来又与唯一的哥哥走散了,她被一个路过的夫人救了,夫人没有孩子,认她做了女儿。六年后全家搬迁,路上遇到劫匪,杀人抢劫,湘儿爹当年在中原游学,救了奄奄一息的湘儿娘,当时只有她一人没有死,只因她的养母将她压在身下,挡了致命的几刀,湘儿爹把她带回了苗疆。湘儿娘被收养后,养母也曾托人打听她哥哥,只是毫无音讯,湘儿娘也只好认命了。

凤之清明日准备送她二人去找“亲戚”,只要出了王府,她就不能再保护凤之清,而那些人绝对不会放手,一定会再下手。

皎儿蹙眉思考对策。

湘儿一路上也没问过凤之清姓名(虽然她曾经刚见皎儿第一面就主动的问她的名字,但那也是问一个年龄相仿的姑娘,苗疆女子再直率,也不至于直接询问男子姓名),只叫他公子,听那些侍卫也称他公子,而碰巧凤之清的性子就是如此,你问我答,不问不答,当然前提是他愿意回答的人才行。

“公子”这个称谓并不特别,到了中原也听到人们互相称呼,她并不知道这在镇南王府是称呼凤之清的,湘儿对中原的王爷大官之类称谓并没有多少概念,直到进了京,到了王府才知道他是镇南王之子。

注: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而梅花则为蔷薇科李属,两者既不同科也不同属,只因两者都有一个“梅”字,都是先开花后长叶,又都具有芳香气,不少人误认。

蜡梅花以蜡黄为主,而梅花则有白、粉、深红、紫红等色。

腊梅在腊月开放。梅花因南北地域差异,开花由南到北十二月到次年三月不等。

湘儿的少女情怀

湘儿自进了王府便有些失落,突然幽幽的问:“十五妹妹,王爷的儿子很尊贵吗?”

“……?”皎儿本在思考如何留在王府,被湘儿的提问拉回了神。

皎儿转头去瞧她,只见湘儿神色失落,面有愁容。湘儿自从离家从未有过这般情绪,自从遇着凤之清,因心中忧虑又每日赶路,这二十日来皎儿并没有过多留意她。

此时瞧她,皎儿突然意识到……莫不是这丫头思春了?

“湘儿,你——喜欢上他了?”皎儿心中顿时欣喜起来,凤之清内敛的性子与湘儿直率的个性,完美的互补。

湘儿听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