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τ谥饕�匚坏拿�苡缮畈愀∩媳聿悖�虮恢糜谥匾�恼铰晕恢谩2簧傥鞣脚笥岩苫蟮乇硎荆��ゼ甘�曛泄�院Q笕ɡ�乃咔笸耆�幌窠裉煺庋�苛遥�虼怂�侨衔�鼙呋肪车谋浠�紫仁窃从谥泄�谋浠��

针对西方学者的质疑,我经常在各种场合对他们说,一个民族崛起时期产生对海洋利益的诉求,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历史进程,关键是中国和西方能否在这一海洋诉求上升的过程中展开良性的互动。

也有日本朋友表示,过去几十年中日也有历史问题,为何那时没有将历史问题提到如此严重的高度?我对他们说,这一切全由于围绕中国发展的战略框架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七二年框架”(即由于尼克松访华而产生的美中日共同对付苏联的战略态势)导致中国愿意暂时搁置一些战略分歧,而当时的美日等国对作为准盟友的中国,自然也比今天正成为其对手的中国更有亲近感。

然而,我要对中国的朋友说,虽然战略框架变化及其所导致的战略议程变化是十分正常之事,但对中国来说,还是存在一个清醒定位自我发展目标,并对自己日益上升的诉求进行准确界定的问题。这一节里提到的中国周边环境这几年似乎忽然变得复杂起来的事实,绝非源于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背景;而这一日益复杂的局面将走向何方,在相当程度上则又取决于我们在提出合理的诉求的同时,如何准确界定我们的自我诉求。不然,我们未来的道路将充满茫然,我们的周边环境也将越来越复杂;而中国崛起的进程,很可能就在这一日益复杂的过程中“出师未捷身先死”。

我们的国际友好都哪里去了?

实际上,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当我们的周边环境日益复杂的同时,我们的朋友正在变得越来越少。

第一章 中国的战略反思(6)

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几十年前曾有一句名言:“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当然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而且指的是20世纪50到60年代亚非拉人民大团结年代的情形。确实,在那个中国曾非常贫穷的年代里,是一帮亚非拉的穷朋友们,敲着抬着将中国送进了联合国。然而,今天当我们蓦然回首会忽然发现,我们似乎已经很难回答一个问题,即“今日世界,到底谁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今天的美国和日本,显然不可能成为中国的真正朋友。中美两国,一个是已经崛起的大国,另一个是正在崛起的大国,显然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至于中日之间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想必每个人都有所体会,因此日本也不在真正的朋友之列。欧洲,这个曾经与中国不存在核心国家利益冲突的国家团体,近年来在人权、西藏和反倾销等问题上也正发生越来越多的冲突;尤其是欧洲人对意识形态理念近乎固执的执著,常常让我们感到愤怒而又迷茫。%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那么,近在咫尺的朝鲜是中国的朋友吗?恐怕很多朋友都要笑了。关于中朝关系,下一个小节将有一些分析,这里暂且打住。

除了朝鲜,东南亚国家又如何呢?如前所述,东南亚国家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与中国存在着“大象与周围瓷器”般的敏感关系。近年东南亚一些国家与中国存在南海主权争议,在中国崛起和美国重返东南亚的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虽为战略伙伴关系,但其实关系的基础却相当脆弱。

那么,传统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呢?众所周知,近年中国出于能源的需求开始重新进入非洲和拉丁美洲。虽然崛起期的中国再次进入非洲,与当年的欧洲殖民者有着本质区别,但不知怎么,原来在中国与非洲、与拉丁美洲之间存在的那种亲如兄弟的情感,似乎很难找回来了。今天,恐怕已很难想象,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会像四十年前那样,敲着抬着把中国送进联合国。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国际关系一如人际关系,所谓真正的朋友就是那种“感情深,一口闷”,平日时刻惦记,关键时更可两肋插刀,有了矛盾勇于舍弃自身利益的那种哥们式的关系。今天,当我们环顾世界,好像很难找出能以这样的情感对待中国的国家了。北京有一位著名的外交关系学者,一次在香港的学术会议上被问到这一问题时他表示,中国的真正盟友是巴基斯坦。且不说这一立论是否成立,即便可以成立,中国需要的不是一个巴基斯坦,而是许多个这样的朋友。

有一位欧洲的外交官朋友私下曾对我说:“今天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没有对手了。”仔细辨辨这句话的意味,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