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 (第1/4页)

宣桂芳叹了口气。

“我和你二爷爷也试图改变这种情况,只不过太难了。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是几个。人就能够改变的。咱们国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优秀人才,愿意出国,而且出国之后。就不愿意回来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如果留在国内。很有可能争取不到研究经费。我记的前些年,东海省某所高校,有一个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博士,从十二楼纵身而下,自杀身亡,撇下老婆孩子,无人照顾。那位博士是通过哪所高校的圈人才招聘计戈;进去的,而且是带着科研项目进去的,可是到了学校仅仅三个月就跳楼了。学校当时说的挺好,出钱让他搞研究。结果真的到了学校,屁的影子都没有。你说这个样子,咱们国家能够留得住人吗?”

这件事情,刘士卿也知道,是发生在凶年的事情,当时刘士卿还在上初中,他看了这篇报道后,就发誓以后见了这所大学就绕着走。

“现在,我们研究所就有很多年轻人找我诉苦,说他们想做研究,可是领导就是不批准不给钱。让我帮他们想办法,你说我一个老太婆能够有什么办法,就算是帮他们跟领导说说,领导批准不批准还在两说。就算是批准了,我能帮助的也就那么几个,还有更多的,只能把自己的想法憋在肚子里面,要么慢慢的消失掉,要么将来憋不住了,就跑到国外去,或者干脆接受风投资金的资助,辛辛苦苦做研究,最后取的的成果,有一多半的权益全都落在了外国人的手中。我这个老太婆。看着痛心呢。”宣桂芳虽然登上了国内科学界最高的荣誉,但是这片赤子情怀,却还没有改变。(未完待续)

第605章 围海造田

“二奶奶,你所说的是全社会的问题,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够改变的。不过呢,我倒是可以做点工作。银河实业已经筹备组建了科研基金会,这是一个侧重国内,面向全世界的科研风险投资基金。我们接受任何有想法的人,不管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有要想法,有实施计划,并且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可控的担保。我们愿意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数额不等的科研经费。科研基金会暂时由康永恒负责,你以后要是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可以让他们向银河科研基金会提出申请,或许能够让他们提前实现自己的梦想,早日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科研成果,造福社会。”

刘士卿知道自己此时应该做些事情了,不仅仅是为了帮老头儿老太太分忧。也不仅仅是为了对那些高校、科研机构以及自由的科研工作者进行支持。同时也是为了扩大银河实业的影响。并采用一种“广撒网。重点捕捞”的策略,从资助的那些科研工作者中寻找有潜力的项目,将之收拢到银河实业旗下。

“找康永 但?我又不认识他,找你行不行呀?”宣桂芳问道。

刘士卿笑道:“二奶奶,你这话说得。你是院士,农科院的高级研究员,国家小麦改良计戈 项目组的带头人。别人怎么缺少研究经费,你也很难会缺少研究经费呀。”

宣桂芳笑道:“搞科研的,谁会嫌钱多烫手呀。你就说要是二奶奶朝你伸手,你给不给吧?”

刘士卿想了想,“二奶奶,咱们在商言商。这样吧,要是五百万以下,我从我个人账户里面。抽调出来,以我个人的名义借给你。你什么还,都没有问题,我也不跟你要利息。不过要是超过了五百万,咱就得走正式的程序,不管是从我这里借,还是从科研基金会走账,都要签署一个。合同。”

郭仕达哈哈一笑,“还行。士卿,至少我和你二奶奶这张老脸。在你这里还值五百万。”

郭倩蓉嗔道:“二爷爷看你说的,士卿不是这个意思。你和二奶奶也要理解他,他虽然有些钱,但是银河实业的摊子铺的也大,需要钱的地方很多” 没等郭倩蓉说完,郭权舟就笑着摆了摆手,“都说女生外向,蓉蓉。你还没有嫁给士卿,这就处处帮着他说话了,二爷爷跟他说句玩笑话。都不行了?”

宣桂芳笑着拍了拍郭倩蓉的手,“蓉蓉。二奶奶不是真的缺钱。只是想试探一下士卿是不是真的财大气粗?士卿啊,二奶奶这里有个人,这人有个非常疯狂的想法,不知道你对他的想法是不是感兴趣?”

刘士卿顿时来了兴致。宣桂芳可是工程院的院士。即便是有某个,想法被她称之为“疯狂”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可行性。相反,宣桂芳能够如此郑而重之的提出来,代表着她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那个想法,觉得那个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要不然的话,她是不会当着刘士卿的面说出来的,毕竟她和刘士卿也算是一家人了,害刘士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