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决战2 (第1/1页)

所谓决战,在战争中一般是指战斗双方主力部队的决定性碰撞,或者是关键要地的失守,一般同时面临着一方或者双方的大量有生力量减员。 所以决战应该是慎重的,甚至是有仪式感的。下战书,然后双方约定好某某日,某某时间,某某地点,列开阵势,决战。 讲究的,甚至人家没列好阵,你都不能出战的··· 而梁山与朝廷的决战来的那么的突然,那么的让人猝不及防。 酆美的不理解是能让人理解的,毕竟数万大军的决战,应该是要摆好阵势的,不然的话,一窝蜂的冲上去? 那是军队还是土匪? 很不幸,梁山就是土匪! 但这群“土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曾经的梁山,更擅长的是正面军团作战,保持军阵的正兵作战,这般很容易拉扯成混战的战斗,其实是梁山军在一直拒绝的。 但是今天没必要,说是十万大军,但实际上战斗人员不过七万,这些时日累计是有两万余减员的。 而梁山左军右军共计四团,记有一万四千人马,再加上水军四千余,还有两千燕云骑,那就是整整两万大军,一个人打不到三个就能把官兵全歼了。 这波优势很大! 军队冲出去之后,这般形式的战场也只能看各指挥使甚至队将都头的,自然是不好再具体约束到个人的。 萧嘉穗萧军师数学也还不错,只要一个人取三颗首级,今日这仗就赢了,作战任务中是真的这么说的,不开玩笑。 左军一团、左军二团往哪里去打,右军又去打哪,不过是有个方向罢了。 既是大战,也是练兵! 这个一个人弄死三个的任务,陷阵营已经超额完成了! 作为此次大战冲锋的选锋,陷阵营的精锐是全方面的,它可以完成其他许多精锐队伍完不成的变化。 比如它可以在追击的时候稍微进行变阵,形成以部为单位甚至以都为单位的作战小组,然后执行不同的战斗任务。 然后也可以很快聚拢到一起,形成陷阵营常规大军阵! 这种适合跟人军阵硬碰硬,比如像守营的毕胜见势不妙之后,组织起来出来迎战的四营步兵军阵。 盾牌手,长枪手,弓弩手,实际都是大差不差的安排。 只是两千人的军阵厚重严密,最起码对比因为作战而散开的陷阵营要严密些,而且两千人的军阵也比千人规模的陷阵营的阵势看上去更庞大一些。 “阵!” “阵!”*10 欧鹏身边,有一群传令兵,在战场规模不大,不太分散的时候,靠他们吼来传递消息。 所以欧鹏对自家寨主那吼一嗓子能传大半个战场的本事,是很羡慕的。 陷阵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军阵集结,然后齐步朝着前面的军阵撞去。 就是撞! 收缩阵型,保持军阵,盾牌长枪,神臂弩,然后撞上去! “砰!” 声音不大,但是很重,一方爆烈如火,呐喊甚至嘶吼,喊打喊杀的,甚至是都不清楚自己喊的是什么,只是恐惧和愤怒的情绪需要释放。 反观陷阵营,依旧沉默。 面对军阵前的对手沉默,面对自己同胞的尸体依旧沉默~ 两个军阵并没有僵持,陷阵营优势很明显。 这种对撞也不是人多的就一定能赢,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密切配合,比如长枪手用肩膀顶着前面盾牌手的后背,然后还有神臂弩的偷袭,长久的练习自然是有用的,伙食一直保持很高标准也是有用的。 陷阵营的假期都比别人少,训练也比别人刻苦,等的不就是今日吗? 两千人的官兵军阵在对撞的瞬间就落入到下风,然后在陷阵营后面持续不断的弓弩射击中快速减员。 陷阵营自然也有减员,但是这似乎没有影响到军阵,士卒阵亡之后的补位自然也是在日常训练范围内的。 官兵军阵后退了十余步! 然后再次后退二十余步! 再然后··· 再然后就是溃败了。 沉默的陷阵营不仅是为了节省体力,这种沉默的杀戮也会给对面以极大的压力,宛如沉默的刀,让人从骨子里感觉到冷,感觉到死亡的味道。 陷阵营杀出了缩头滩,然后就是右军袁朗,马勥,滕戣,张清领着右军杀出。 原本于此处集结攻城的朝廷大军溃败! 这个溃败是意料之中的溃败,甚至作为指挥的酆美以及大营守卫的毕胜都是有预料的。 因为这是一支死了一半统领,另外一半统领还在路上,没有整编的部队。 也因为这是一支已经减员超过三成的部队,没望风而降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所以在攻城了大半日之后,在梁山大军尽出的情况下,不败才不正常。 “传令溃兵,从左右两侧绕过军阵,冲阵者杀!”毕胜下令道。 大军交战,如果有溃军冲击军阵,射杀! 如果有无辜百姓被裹挟冲击军阵,射杀!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