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蒋中正的话似乎有点断断续续,而且很多的地方都有一些衔接不上,但是最后的一句总结却说出了重点,而李宁宇也被蒋中正这样一个判断个吓了一跳,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判断了,因为这是他今天看到的第二个逆天人物。

第一六三章:诚信长久策(第二更)

不过随后李宁宇就从蒋中正闪烁的眼神中,发现了什么,接着心生一计问道:“好,你刚才说出的东西,很有自己的见解!”。

李宁宇的夸奖,让蒋中正小脸上立即出现了开心、满足的笑容,不过李宁宇接着又说道:“蒋同学,我代表远东陆军学院问你一个重要的问题!你一定要认真回答知道吗?”。

“是!校长!”

“你刚才说的这些话,我觉得根本就不是书本上可以知道的东西,所以我想知道你的这些见解是谁告诉你的?”

李宁宇的严肃神情和简明扼要的话语,让蒋中正直接一下子就像被人发现了秘密,不过他倒是很滑头,立即就开始低头承认错误一般的说道:“这些都是我的同学彭德,跟我一起探讨的结果!”。

“哦,是吗?你吧彭德的情况跟我说说!”看着蒋中正的眼神,听见他说出了这个人名,李宁宇有点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彭德他是四川人,今天17岁,早先因为家中贫寒就去了上海做小工,随后通过海上船队来到朝鲜打工,随后他就加入陆军学校学习,是和我一班的同学,由于他的性格刚烈,嫉恶如仇,时不时还有点小呆,就常常和军校的同学有点小矛盾,所以他的综合成绩不是很优秀!”。

从蒋中正的话语中和他说话的眼神,李宁宇自然能看出他没有说谎,随后李宁宇就让他把彭德的名字和简单的情况写了下来,交给了一名警卫员一番交代之后,李宁宇就坐回了木质沙发,随后他开始对蒋中正细心的教导起来道:“刚才你回答的问题,现在我不是去评价是否真实,但是我还是有一个故事送给你!”。

“在中华北宋时期,有一个叫晏殊的人,他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当时的皇帝,随后皇帝亲自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的题目,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皇帝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当时的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宋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当时,宋朝的大臣们惊讶异常,因为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宋真宗却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在谢恩之后说道:“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而就是因为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绝对的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李宁宇的这个简单的故事,就是想要告诉蒋中正,做人一定要诚实,特别是一个未来的军事将领,如果他不够诚实,将会得不到重用,因为你的上级都不信任你,他怎么会给你更多的权利,因为任何一个权利都需要建立在绝对信任之上。

接着李宁宇就让蒋中正拿出他的课本,看着面前露出羞愧之色的蒋中正,李宁宇知道自己的话起到了作用,但是他不觉得自己的话过重,因为他绝对不允许一些事情再次发生,因为他不能再次将中华送入万丈深渊。

看着显然翻看很多遍,导致有些残破的课本,李宁宇拿出自己的红笔在上面写道:“欺人只一时,诚信长久策——李宁宇”。

随后李宁宇就跟蒋母告辞之后,就离开了蒋家,而看着远处的李宁宇的身影,蒋中正的心中突然涌出了一股久违的温暖,因为从小生活在商人之家,在通过自己眼睛看到的一切,他认为一个人最需要的就是圆滑,因为那样才能在这个乱世中生存,在夹缝中发展。

但是今天被李宁宇的一席话教导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错了很多,因为他是一名军人,一名远东的陆军学员,将来的军事将领,如果还用商人的那一套,那么他注定将是一枚废柴,随后他不理会蒋母在后面的追问声,直接冲进了书房内,提笔开始书写自己对于步兵的未来发展预期,但是从其他同学那里分享过来的知识,他也会一一注明,而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